第二十九章
唐大儒秉持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心理,将江南地区的官吏工作,全部都交给了青莲书院。
青莲书院屹立三朝,在江南地区的威望非常的高,而且有山长坐镇,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岔子。
于是唐大儒心安理得的将工作交了出去,可不知道青莲书院的学子们已经被现实给折磨了,要疯掉了。
时间紧迫,任务紧急,唐大儒根本就没有多想其他的事情。
用自己手中所有的资源,找寻最优的解答,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
唐大儒最放心不下的将祸及全国的盐荒,毕竟只要是人长时间不吃盐,是绝对不可以的。
而盐帮的所有成员,都被咔嚓了,连家都被抄的一干二净,地缝都被敲了,不知道多少遍。
想要盐帮继续向全国各地运输咸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庆幸唐家就是商族,所以唐大儒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要利用商会四通八达的运输网!
脑子里面再回想一下自己的想法,有八成的机会会解决眼前的难题。
唐大儒的大脑宛如一台会运算的机器,分析出来了所有方法的利与弊,从而找寻最优解。
当唐大儒脑子放空时,整个人就如同没有感情的木偶,眼神充满了漠然和空洞。
吓得四皇子不敢多说话,只能再唐大儒的身后看着他在做些什么,将他所做的事情记忆在心上。
↑↑↑
“老爷,三大商会的会长已经到了。”
唐老管家亲自过来禀报,本来佝偻的身躯,却挺得非常的直,他可不能给唐家丢面子。
“我马上到,将贵客请到正厅,好好的招待。”
唐大儒淡定的回复,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衫,让自己正式一点。
“老四,别忘了将事情跟你的父皇禀报,虽然皇上说让你全权做主,但是该请示的还是要请示,那才是本分!”
唐大儒阔步行走间,还在指导四皇子对皇上的态度,淡定的告诫。
“知道了,先生!我会每天把事
的经过都写成奏折。”
四皇子认真的点头,非常理解的说道,毕竟权力很上头,掌握别人生杀大权的感觉太好,
如果不是当头一棒,四皇子也许会更加贪恋权力。
“有权但不贪权,才是最好做事态度,我们尽全力,听天命。”
唐大儒认真的说道,说这句话的时候问心无愧。
因为自己是怎么做的,坚持这样的做事态度,就是如何指导别人的。
自己都没有做到事情,又怎么能去要求别人做到呢?
↑↑↑
正厅中,三大商帮的会长被请到唐府。
收到帖子时,三位会长还挺诧异,一打听其他人也收到了请帖,也就没事了。
徽商的会长胡惕守带着礼物,虽然不知道唐大儒请他们来是做什么,
作为一名饱读诗书的商人,胡惕守非常的尊敬读书人,所以他觉得没什么坏处。
而且他确实想不出来自己身上有什么可以让唐大儒贪图的东西,就算手中的商会,商会也不是自己一个人。
再说,唐家就是经商大户,唐大儒的岳家更是经商的一把好手。
胡惕守左思右想,最后看到自己如此无用的情况下,十分开心的来到唐府。
于是好死不死在唐府门口,碰到两个死对头,潮商会长孙千秋和晋商会长蔡季青。
三人一对视,别提多嫌弃了,但是有时候就是死对头,才了解死对头,他们的想法如此一致。
毕竟是在唐府门口,大家不好撕破脸,这要是平常的时候不讽刺,两句都过不去这件事。
三位会长心里边,同时想到:真晦气,碰到这两个人真晦气。
来到唐府做客,怎能空手而来,纷纷带着当地的特产。
等坐到椅子上,等待着唐大儒,三人喝茶的时间,虽然没有动嘴说话,但是眼神已经击杀无数次。
听到外面的动静,就知道唐大儒来了,三人赶紧站起来,虽然唐大儒年龄和他们差不多,但是双方的社会地位完全不同。
唐大儒一进屋,就看到恭恭敬敬的三位
会长。
“见过唐大儒,四皇子,我们前来打扰了。”
三位会长异口同声地说道,看向唐大儒的眼神都充满了钦佩。
“是我有求于三位会长,还未感谢三位会长上一次的鼎力相助呢,大家千万不要拘谨。”
唐大儒赶紧招呼三人坐好,他是有求于人,可不是过来示威的。
“诸位不用在意我,就当我不存在,就好!”
四皇子不在意的摆摆手,手里拿着小本本,他主要就是在记载,也在学习。
本来请人做事当然要在酒足饭饱之余,让客人感到满足之计,提出来要解决的事情。
但是,唐大儒没有这样做,他非常干净利落脆的说出自己邀请三位会长前来的目的。
“三位会长也知道,盐帮的下场可以说是罪有应得,但是因盐帮受害的老百姓却是无辜的。
现在盐帮被毁了,但全国各地的老百姓还等着吃盐!
虽然说每家每户不会买一点点盐,可能都会有存量,但是人不可一日无盐。”
唐大儒讲到这里,看到三位会长都若有所思的样子。还是暗自的点头,至少不是无动于衷?
“所以我与四皇子请诸位前来,是希望诸位能助全国各地老百姓一臂之力,希望借用你们手中的商人,商船,以及商路,将官盐做送到到全国各地!”
“当然你们请放心,绝对不会让诸位白费力气,每一麻袋盐会给一定的补助。”
唐大儒做事直截了当,说完了邀请三位会长前来的目的。
端起茶水来饮一口,说了这么多,嘴都有一些干了。
四皇子看到唐大儒手中的茶杯茶水喝光了,赶紧给满上。
而三位会长就是在想是否答应做这件事情,毕竟盐又重,还要按照官盐的价格去卖的话,这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徽商会长胡惕守咬咬牙,给自己打气儿,他直接答应了这件事情。
“我们徽商世代秉持着诚信为商,与人为善,也不愿意看到百姓们遭罪,所以这件事情我们徽商答应了!”
徽商会长胡惕守站起身来,斩钉截铁的说道,不高的身材,却有着不一样的气势。
四皇子用稍微震惊的目光,看着眼前的胡惕守,打破了脑海中对于商人传统的印象,那就是无商不奸的谣言。
“我们潮商也愿意贡献一份力量!!”
潮商会长孙千秋站起身来说道,心里却在懊悔,又让胡奸商抢占了先机。
“晋商也当仁不让!!”
晋商会长蔡季青也暗自咬牙,那两位不道德呀,坑了他,显得他是最后一位不积极。
“国泰民安,民富则国强,稳定环境才是商人们能长长久久细水长流的挣钱的关键。
诸位不会后悔今天所做的决定,也许你们的这次决定,会改变世人对商人的印象。”
唐大儒温和的说道,没有说太多的承诺,也没有说太多的大道理。
但是口若莲花的赞美缺少不了呀,唐大儒牌心灵鸡汤值得拥有!
最大的三个商会都同意了,可以说大半个国家的盐运输,基本搞定。
三位会长也不留下吃饭了,拜别了唐大儒和四皇子,他们要回去动员商会中的所有商人了。
……………………………………
唐家和钱家也得到消息,都派了族人前来问候。
“有什么事儿,您就说一句话。家族愿意为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唐家的族人都是这一个调调,要不是盐帮已经死掉了,他们都想掏出刀子跟对方拼命去干。
钱家也觉得他们家的女婿,怎么能受欺负?!
这种帮亲不帮理的族人,就是时代的特色,有时候可能觉得不可理喻,但是不可否认被在意的那个人,无疑有了很多的助力。
唐大儒却觉得这些人很可爱!
唐家和钱家也是经商大户,手中也有自己的商队,走南闯北,也都是一把好手。
由唐大儒组成的一次商人们救助百姓,自发性的运输官盐,也不额外的收取费用。
↑↑↑
盐帮的仓库,以及隐藏的仓库,里面的盐成千上万袋,数不胜数
。
三大商会既然已经答应了事情就开始运输官盐,于是一艘接着一艘的咸盐,开始向全国各地运去。
热火朝天的搬运的劳力,嘴里含着吆喝声,汗水滴答滴答落在地上。
一艘艘装满咸盐的商船,一辆辆马车,带着独有的商会的镖旗。
唐家和钱家的商队,一马车接着一马车运输着咸盐,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看到了吗?这些商人看他们像什么?”
唐大儒看到这热闹的景象,忍不住向四皇子提问。
这热闹的一幕,难道不是司徒皇帝政策成功的一部分吗?
“回先生,原来我狭隘了,曾经的夫子教导,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抑商重农。现在看来却有一点歧义了……”
四皇子本来想说一些面子话,但是想了想还是实话实说。
他也觉得眼前的一切在挑战自己的认知,这热火朝天的一面,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呵呵,你将国家看作成人,这些商人像不像流动的血液。如果没有流动的血液,是不是就成了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