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表达出作者见到潮水时的震撼与感慨。(百
但用在津江的大潮里,这首诗却一点也不夸张,甚至还有点含蓄。
只见远方的津江入海口突然翻起了浪,远远看去似乎只是有点水花,但有经验的看客已经明白,潮,来了。
没过多久,看似远在天边的浪潮,已到眼前,而当初的水花已经变成了滔天巨浪。
哗啦啦。
哗啦啦。
哗啦啦。
一重接一重的浪潮接天而来,铺天盖地,甚至连太阳都失去了几分光泽。
嘭!
第一重浪已经撞到了岸边的堤坝,激起万千水花,虽然精彩,但相比于之前的气势,着实少了些震撼。
岸边,不少人对此唏嘘不已,觉得这潮有名无实,但真正懂行的人,早已远离了堤坝,玩味地看着这些异乡来客。
嘭!
第二重浪来了。
嘭!
第三重浪来了。
嘭,嘭,嘭……
第四重,第五重,第六重……
无边无际的浪,无法计量的高度,雷霆万钧的声音,一次比一次的剧烈。
刚开始还一脸不屑的人们,现在已经变了脸色,只恨不得多长两条腿,赶紧离开这里。
但为时已晚,哪怕有堤坝保护,仍不时有游客被卷入水里,阳城水军早已出动,护卫在岸边,精通水性的官兵尽可能入水搭救,可惜还是有人没能救回来。
更惨的是,有人还被一重重的浪潮倒卷回来拍在堤坝上,顿时,化为粘粉,血肉模糊。
如果东方红在这里就会发现,这些落难的人好像他都在哪里见过。
……
在月圆节这一天,阳城水军都不敢随意踏足津江,整个阳城码头都不敢留一条船,更别说潮里演习,浪里飞渡了。
有些个江湖人士不信邪,偏向虎山行,什么驾舟击潮,驻剑立与潮头,踏潮而行,还有人坐于堤边,直面巨浪的冲击。
总之,就是头铁。
最后,自然有人成功,赢得旁人喝彩,但大多数人都被打入水中,成了落汤鸡,甚至丢了性命。
“真是让人震撼的力量啊。”
白钰袖站在堤坝边,静静地感受着浪潮力量的冲击,浪潮打湿了她的衣角,带着几分凉意,可她心底里却满是火热。
“我辈中人,当××××(作者笔力不足,根据上下文,自己想去)。”
可惜自己是个女子,站在这里就已经很大胆了,要是再踏浪击水,着实太惊世骇俗了点。
白钰袖无奈的摇了摇头,倒不是在意俗世的看法,而是怕吓到同行的人,给他们再添麻烦,尤其是她。
可她不知道的是,就是站在堤坝边就足以震惊世人。
绝世无双的容颜上,冰蓝的瞳孔如潮水般熠熠生辉,银发如瀑,随风飘舞,那怕是重重的浪潮也无法遮盖那一抹白色。
单薄的白色衣裙,纤细削瘦的身影,却能在巍峨的浪潮下屹然不动,面不改色。
“好一个倾世的奇女子。”
“这女子是谁?”
“等这潮水退去,我一定结识一番,也许能抱得美人归呢。”
……
你在想桃子,崔懿鄙夷地看了一眼刚才说这话的人。
不过,东方兄,你在哪里,我好想你。
崔懿郁闷地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这苍蝇好像有点多,还有点大,自己好像打不过,得搬救兵。
……
堤坝上的白钰袖可不知道自己成为众人的焦点,她现在正闭目沉浸在感悟天地的浩瀚里,无暇关注旁人的议论。
如果说人群与浪潮构成了天地的极致之动,那白钰袖周围便是极致的静,恍若与世隔绝。
不久,点点微光汇集过来,交相闪耀,在巨浪的映衬下,让白钰袖的身影多了几分朦胧之感,但在修仙者看来,那些微光根本就是化为实质的灵力!
又过了不久,浪潮愈来愈烈,终于在此刻到达了巅峰。
嘭!!!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震彻人们的心神,而白钰袖也在此刻睁眼,一道精光仿佛在其眼眸中闪过。
“跟铃儿外出游历,果然比在家苦修强多了。”
白钰袖平复着体内躁动的内力,如是说道。
“再有这么几次体悟,哪怕我再强压境界,也会强行突破吧。”
“不过这样也好,有了力量,行事自然也就顺利的多了。”
潮水虽然还在一重一重的涌来,但气势已经没有刚才凌人的架势,顶多算是激情过后的一点余韵。
“白钰袖谢天地成全。”
白钰袖躬身行礼,以感谢天地的帮助,随后便打算离开。
这时,一道呼声隐约传来。
“救命啊!!!”
???
我怎么听到有人呼救,好像还是东方的声音。
白钰袖眉头一蹙,随后一笑置之。
东方现在应该已经被铃儿带了过来,正在观景台那边,怎么可能在这儿。
随即调头,打算离开。
“钰袖……”
“……”
好像还真是东方……
白钰袖心里一惊,转身看去。
只见某人正随着浪潮此起彼伏,被带着飘向大海。
“……”
我现在当作没看见还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