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3年初春,这场三方勾心斗角促成的战事,随着孟宽的大军开拔而开始。
孟宽距离宁远卫不过是三四天的路程,之前大雪封路,难以前行,此刻却走的异常的顺利。
这里常年战乱,普通百姓难以在野外生存,只有零星的几个游商路过,孟宽也没有在意他们是谁的探子,这次大军开拔宁远城,如此大的动静,早已不需要掩饰。
“大人,前方30里就是宁远卫,我们已经走了3天了,不知道大人要在哪里扎营。”
众军官此刻还不知道他们这次战事的计划,所以等着孟宽的安排。
“就在宁远卫一里外扎营,大军急行军,下午就能到那里,约束部下,不得随意脱离队伍。”
吴三桂催他来宁远城已经不下5次,深怕孟宽不出来,若是他据成龟缩不出,吴三桂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过孟宽最不怕就是野战,一路上就是明目张胆前行。
“大人,吴总兵的小队来报,要大人就在宁远城外就地扎营,堡内无法安排如此多的大军,另外吴大人邀请将官晚上前去议事。”
孟宽早就知道吴三桂是不可能让孟宽把大军带进宁远城里的,他现在防孟宽比鞑子都上心,已经急不可耐的想要诱骗孟宽进去议事。
孟宽反倒乐见其成,吴三桂就算要杀人,也不会当着大军的面动手,只会让自己的亲卫对孟宽下手,而孟宽也是同样的想法,这晚上这一局就是生死两分。
“回去禀报,就说我安排好大营,晚上就和将官亲卫一起前去宁远城议事。”
吴三桂也算枭雄了,可惜就是不走正道,他自以为得计,岂不知这一切都是孟宽的安排,他亲自给自己安排了一场杀局。
“托勒、关进、石付,安排大军扎营,不得解除装备,让大军埋锅造饭,随时应对战事。”
孟宽的命令有些莫名其妙,让这些将官一头雾水,都到了宁远城外了,还如此的小心翼翼,不进宁远城可以理解,但又何必如此的戒备。
孟宽一路上就是缓行缓进,没有消耗士兵过多的体力,就是不想敌人有什么可趁之机,正面迎敌的话,孟宽一点都不怕。
远处就是宁远卫城,一个四四方方的堡垒,大概也就一千多亩的样子,城墙高大厚实,就连满清鞑子都未曾攻破过这座城池,是一颗坚实的钉子,也是现在最前沿的战线。
之前的杏山大战,祖大寿兵败投降,导致前方锦洲的左屯卫直接落在了鞑子手中,而祖大寿是吴三桂的便宜舅舅,他都从贼了,他吴三桂若是没有半点关系,是绝不可能的。
鞑子没有在锦洲重兵把守,只有千余人的守卫,而吴三桂却迟迟不去收复,这是在为谁考虑,这人天生就是个二五仔,孟宽最痛恨的就是卖国汉奸,今晚他必死。
“大牛,传令下去,千总以上的来我这议事。”
他叫来了这些军官,是为了袭杀吴三桂之后,防备部分亲信带兵作乱。
“托勒,关进留守大营,若是晚上看见城内有烟火升起,立刻带着大军围堵在城门口,若有逃窜的乱兵出逃,就地射杀。”
一众军官见到孟宽的命令都是一愣,这还是宁远城吗,托勒立刻出列询问道。
“大人,为何要如此防备宁远守军,我等都是大人军兵,望大人明说。”
孟宽有些犹豫,不过既然已经问出口了,他也不想在过多的隐瞒,当即从怀中掏出了两封密信,递到了托勒手中。
“你们都相互看看吧,这吴三桂早有二心,已经投敌卖国,我手中有陛下的密信和金刀在手,有权处理一切事宜,这次我来宁远城就是要先除了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