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宽在京师的举动,可谓是惊的天下黎民目瞪口呆,这天下不但换了个姓,还连带着从京师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收缴分发田产的大潮。
哪家良善,孟宽就少收些,并派官员实名登记,那些无主的良田,话都不需要多少,直接收归国有,一个个穷苦百姓人人有田可分,无不感恩戴德。
孟宽就是用武力强行动粗,行此雷霆手段,没有武力谁敢去做,崇祯都想去做,他是没能力去做,而孟宽就可以,这天下谁还敢出来抵抗,那就是觉得孟宽手中的枪还不够凶残。
京师一个月的收缴安排大潮,让这些官员算是彻底知晓孟宽的决心,眼下之事必然会行之天下,他们想要在新皇帝面前有官可做,那就要出人出力,做出成绩。
孟宽留下了大军坐镇京师,由李季常、李邦华主持大局,调拨粮草金银赈济天下,金银钱财只会越来越多,孟宽就要开始他的分田大潮了,谁都明白这是大势所趋,反对的都是祸乱天下的反贼,哪个还敢反对。
孟宽早已接回了云舒他们,对于孟宽又多了个女人,她也没有什么反感,孟宽已经主动答应于她,以后都不会再收女人,这让她很感动。
孟宽的大事一刻都拖延不得,她也希望天下百姓可以安于和平,所以只得依依不舍的送别孟宽。
带着一万铁骑护卫,各种大大小小的官员几千人,再加上他们的随从护卫,这已经是孟宽所能忍受的最少人数了。
为什么带着这么多官员前去,孟宽不但要他们前去办事,还要他们切身体会黎民的疾苦,不去亲眼看看,谁会知道真实的天下。
就这样整个天下都在这股风潮下改变,流民得知新皇帝要分田地,只要回归原籍,安心等待,都会有田可分,再要做乱,只会身死一途,哪里还会在外面流窜。
返乡大潮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当地官员哪个敢去拦截,皇帝随时会到,若是敢做乱,他的官途就是做到头了。
很多清廉的官员都为之兴奋,早早开始统计田产人口,只等大军一到就好开始分割田产。
这样的风气,连带着那些良善人家都纷纷开始赈济百姓,到时皇帝一到,多少会有些好印象。
那些为富不仁的豪强,哪个敢不开始赈济百姓,钱多反而已经是罪过,反正都要被收缴大部分,不如拿出来买名声,也好过到时辩无可辨。
连孟宽都没想到会有如此的效果,一时间整个天下的风气都在悄然间改变,哪怕是路过的流民,只要不为非作歹,就能在官府带领下领些过路口粮,只盼望他们早些回家。
此刻远四川的张献忠早已是惊弓之鸟,都不需要他去问,都能知道他的大军早已逃亡众多,人人有田可分,谁会愿意和他一起作乱。
他知道天下已经不是之前的天下,他也不是毫无良知的之人,当即收缴兵器战马,主动解散了大军,送东西到了秦良玉手中,连带着自己和几个匪首都去自投,表明心迹自己愿意归降。
简直比什么大军冲杀还要不可思议,就这么的解决了一个乱贼,当即快马加鞭传信给还在河南分发土地的孟宽。
孟宽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个人在四川作乱,既然他愿意做好人,主动放弃作乱大军,孟宽还是要千金买马骨的,当即让官员回信秦良玉。
不但表达了孟宽对她坚守川蜀的肯定,还给她安排了一个特殊任务,联合那些官员豪强,分发口粮,送还流民归乡,至于张献忠他们就让她好生看管,待孟宽到了川蜀,见一面再做安排。
孟宽的一路越发顺利起来,官员大军开道,孟宽只需人到,其它事情根本不需要孟宽过多询问,经过一路的熟悉,他们哪里还不会这些流程。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的奇怪,人人都开始一些事情,那么不去做的就是另类,就是典型,只会惶恐不安,深怕被抓了典型,只会越分跟风去行事。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转变,尽管此刻还是小冰河时期,但人心一变,再多的灾难都能坚挺的扛过去,只要明年新田有了收获,这天下必然开始安定。
孟宽一路而来,从山西到陕西,再到河南,接着就是川蜀,这里百姓无不翘首以盼,王师大军一进入,百姓官员都问风而到。
谁不想见到这个武功盖世的新皇帝,而且这皇帝一心为民,就是三岁小儿都在传颂他的事迹,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民心所向。
孟宽一路上都带着崇祯在侧,倒不是怕他有什么心思,而是为了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这天下依然还是大明,他不过是接下了这担子罢了,有些事以后才可以考虑,现在只需安定。
“岳丈大人,岳母大人,你们这路所见有何感想,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崇祯哪里还有什么好说的,这天下换了人来做,和他还在的大明完全是两回事。
“陛下还是少些气我吧,我还想多活几年,过些闲人生活,你不会盼我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