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情水落石出的那天,他一个人坐在家里的祠堂,对着发妻的排位喝了好多好多酒,愧疚、忏悔……
“康儿啊,吃了饭陪我去看看你爹,我从京城带来了一根人参,文儿一会儿炖只老母鸡给你爷补身子。”
“行!”杨乐文也没客气,一旁的陈氏更是说不出话,没想到这亲家这么大方,一出手就是人参。
吃过午饭,杨乐文去炖鸡,陈氏也说过去帮忙,其实她也挺想老头子的,分开这么久心里的怨、恨,早都磨灭的差不多了。
刘氏陪着父亲在院子里散步,给他指着院子的房间还有后院的空地,闺女专门培养东西的地方。
刘青峰看这一切不停的点头,闺女的生活过的却是不错,虽然嫁的人家是小门小户,可越是这样的人家越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
“钏儿啊,你是真有福气之人,爹为你高兴啊。”狠狠的握着女儿的手,蹲在地上看着那些植物,没见过,还挺新鲜的。
“外公,咱们走吧,东西我都弄好了!”
“行。”刘青峰站起身被女儿扶着大家一起去了老宅那边,杨安和跟杨安民正在院子里锵锵,也不知道为什么事儿,总之吵得不可开交。
陈氏去了一趟广元县,算是见过市面的老太太,看着这俩不孝子的样子,气的不行,走过去一人踢了一脚,然后说:
“没规矩,那是你三弟妹的父亲,从京城过来的,赶紧去见礼。”
杨安和一听犹如打鸡血了一般,走过去抱拳行礼,现在全村的人都知道这刘氏是京城的大户小姐,这老爷子就是自己最后稻草,当然得过来巴结。
刘青峰经历官场那么多年,又岂能看不出他那点小心思,心里鄙夷的嫌弃了一下,捋了捋胡须说:
“呵呵,不用多礼,我来看看亲家公。”
“刘伯父可别这么客气,来这边请。”杨安和低眉顺目的样子,让杨乐文在一旁无语了好久,将近一年了,还没个记性,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大家进了上房翠环正在喂饭一看见进来的人赶紧行礼,杨平听翠环说了亲家公来了,没想到人家亲自来看自己。
“杨老弟,身子还好吧!”刘青峰一点都不嫌弃的走到他面前,坐在那里,翠环正好也喂好了饭,收拾东西行礼出去了。
杨平看着来人仔细的打量了一下点点头,“好啊,挺好的,还让您来看我一趟,真的是太过意不去了。”
两个花甲的老头相互握着手,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陈氏看着屋里的一切,再看那俩儿子跟儿媳妇,心里火大的不行,因为有客人在,按捺着没有发作。
王氏跟李氏的眼睛就没离开那个食盒,都好多天没有吃到肉了,真是好想啊。
“杨老弟,我从京城带了根儿人参,你孙女给你炖了鸡汤,你喝点保养身子重要,过几天康儿还要弄牧场,咱俩过去帮忙,你看可好?”
杨乐文一听顿时无语极了,就杨平这身子骨去牧场帮忙?天啊,谁敢用啊。
杨平一听犹如来了精神,点点头,“好,好!”
要不怎么说,人得有点奔头,说白了杨平还真的得感谢刘青峰,如果这老爷子不来,或许他真的就没几天活头了。
喝了鸡汤,刘青峰又坐着聊了一会儿,这才起身走,刘氏陪着出去转转,陈氏把杨安康父女给留了下来,片刻之后屋子里就剩下了他们家的人。
陈氏看着一旁落泪的老伴儿,心疼的打了他一下,嘴里没说什么,不过老两口自己心里都明白,
“三儿,文儿,从今儿起我就回来住了,这死老头子你们也知道,离不开这老宅,毕竟是他自己打拼出来的地方,我们俩的地你们不是管呢吗,文丫头奶求你个事儿。
就在我这屋子房山头,给我弄一个厨房出来,我跟你爷就在这边过,你小姑生孩子我也去不上了,我看那个孙氏不错,你让她过去帮着照顾一个月,行不?”
“行,奶说什么都行,没问题。”杨乐文心里很畅快,接下来老太太要说的话,她就基本知道是什么了。
“那就好,老头子,从今天起我当家你有意见不?”陈氏转过头看着老伴儿,意料之中的杨平没有意见的点头,心里也是高兴的不行。
老伴儿老伴儿,到老了才是伴儿,这老太婆回来他也有人唠嗑儿,多好。
“那好,既然我当家,我回来了,这个家也分了,咱们就这么过吧,老大、老二,你们以后过得好与孬,都与我无关,我不是你爹,傻了吧唧的任由你们哄骗,
收起你们心里的那个小九九,人家刘老爷告老还乡投奔女儿了,老大你给我把花花肠子收起来,你爹能去看你一次,可看不了第二次,我们从明儿开始自己起火,不用你们伺候,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