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帮你?”杨乐文歪头问她,“你当家的已经有馆可以做了,你们还用的着这么费劲儿?”
“那……那……”
“别再给自己找理由了,想过好日子就踏踏实实的,十亩多地你们娘俩应该可以种的完,人家荣哥儿一个人就能种了他爹的那些地,你们不比他差什么。”
说完转身走了,没有再回头,不过紫月清楚的看见王氏那眼底里的恨意,还真是不知道感恩,如果东家不这么帮着,你们现在能过成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
来到书院这边,地基已经挖好了,张老三满面红光的在那里跟着大家说话,这二年在自己这边帮忙下,他们这个工队儿也挺挣钱的。
十里八村要盖房子都会找他们,兄弟们在一起干活也是特别的有劲儿头。
“文丫头来了,这每年开春儿你都给叔儿找活儿,改天叔儿请你吃饭。”张老三开心啊,这书院盖好之后还得给那个叫翠环的丫头盖房子。
工钱都谈好了,一批接着一批的活儿都等着呢,真好。
“行啊,我可等着三叔请我吃饭了,这学堂多久能盖好?”地基打完了,应该就会很快了。
“快,一个月不到就能完事,这地儿选的不错,等我家那大孙子我也给送过来让他学习,离家近不说,这教书的可是皇帝的老师啊,这多好的机会呢,到时候记得给我家孩儿留一个名额,啊!”
“知道了,放心吧张三叔。”杨乐文说着自己心里都突突,外公的事情谁给宣扬出去的,这要是来报名的太多可不是好事儿,想到这赶紧往牧场走。
嘱咐紫月回家告诉翠环,那边可以准备青砖、红瓦了,来到牧场,好几个婶子都在,一一打了招呼之后,拽着外公来到一旁的树根下。
“咋了丫头,这么着急呢。”刘青峰现在说话也不在那么文绉绉的了,入乡随俗,在农场就要有个牧民的样子。
“外公,咱们得计划一下,你这帝师的名声不知道谁给传了出去,估计到时候学院会有好多人过来学习,怎么办。”
“呵呵呵……就这事儿啊,没什么的,我写了几封信出去,找了以前一起考科举退下来的老家伙,有几个说打算过来帮我,还有几个想举家都迁来呢。”
这杨家庄二月份的时候下了圣旨,从此以后这个地方的大事小情由平阳县县令景朝阳一人独管,如果有拿不准主意的时候,上报给朝廷,皇上亲自下命令。
一时之间这杨家庄可就成了好多好多人都想回来的地方,当然杨二乐那边也是一个都不接收,没办法谁要来他做不了主,得县太爷说了算。
杨乐文一听松了一口气,这样还好如果真的能来一些知书达理的老爷子,那可是太好了,弄不好这青峰书院就会像京城的那个自省书院一样出名了。
“那就好,如果真有想举家迁来的那可好了,咱杨家庄还是有地方给他们的,实在不行住我家也可以呢。”
“那哪儿行,人家要来自然是想在这里扎根儿的,到时候你跟朝阳说下,让他接收一下户籍就好。”刘青峰笑着拍拍孙女的肩膀,这丫头永远都是这么热心肠。
“那行,可这书院还是得定额,不然……”
“嗯,回家咱们商量一下然后再说,我先去教你爷爷打算盘,那老家伙现在可认学了。”
老爷子说完笑呵呵的走了,杨乐文在一旁也是笑着点头,现在这杨平可是认真学着呢,他知道一旦学员建好了,外公就要忙自己的事儿,他则要帮着父亲挑起这边。
大家都有自己的事儿要做,老爷子的精神更是好的不得了,那无忧每天都被陈氏抱过来玩一会儿,最难得就是那个商会了,怎么雷声那么大居然没动静了呢。
自家那案子结了,凶手自然早就已经死了,不过公文也贴了出来以儆效尤,那福安街的院子被腊梅买了去,小丫头也跟左近成家了,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也挺好。
“东家,京城的冬雪来了。”翠环跑过来告知,冬雪?她怎么来了,京城的超市不是很好吗?
点点头跟着快步回了家,冬雪比去年自己看见的时候要成熟的多,对她恭敬的行礼之后,这才说话,
“东家,婢子这次来是有个决定想问问您。”
“什么事儿,怎么还亲自跑来了。”笑着让她坐在椅子上,然后两个人开始说事儿。
“是这样的,咱们的超市开的不错,可是京城您也知道太大了,所以我跟暗影商量了一下,打算在京城的西面再开一个,您觉得呢?”
冬雪的话让杨乐文半天没吱声,开一个也不是不行,就是怕生意会分流,那样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