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口镇镇如其名,有一方高台斜插在镇中广场。
高台之上有一口活泉,说来也怪,这泉水的源头不知是哪里,供应了尿口镇上千年而不枯。
但不枯不说明它没毛病,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像是年久失修的炮台一般,打起炮来有一发没一发的,流出的泉水也就断断续续的。
但即便如此,它还是把四面八方的清石溪给流满了。
尿口镇的布局就被这四通八达的清石溪给给分成了好几个区域。
它有琳琅满目的宝物坊,游龙戏凤的欢乐坊,有血腥杀戮的牛头坊,闲人勿进的济仁坊,还有那地痞流氓云聚的斗鱼坊,文人骚客的妙语坊,当然啦,到哪里也少不了富贵逼人的庆云坊和平头百姓的平安坊。
清石溪虽然不深不大,却四通八达把一个小小的尿口镇,哺育的格外繁荣。
镇上小桥流水,黑瓦白墙,杨柳葱葱,人声鼎沸,生活的气息很浓。
如果朱大喜看到这样的地方,肯定会舍不得离开。
只可惜它是头懒猪,不喜欢到处乱跑,那梁山根为了自家爷爷的安全,好说歹说把它留在家里,还给了它一个舒适的猪圈,又是锦团又是花绣的,还管吃喝拉撒,实在是让它满足的不得了。
看得他的叔伯长辈们直皱眉头,但意识到这屁蛋玩意花费的都是自己的钱,却也说不上什么。
说来也是好笑,这梁山根看到朱大喜经常夜里去进山。
他居然担心朱大喜跑了,不帮他照看爷爷,于是就死皮懒脸的跟着去了几次。
有一次他突然意识到这黑猪把地皮都拱开了,却不种点什么,觉得实在是可惜。
于是他就把山里的野菜给移植过来。
没曾想到的是,山神就是山神,拱出来的地皮很是肥沃,那野菜没几天给长得枝肥叶大,把梁山根都惊呆了,他吃上一口山瓜,甘甜爽口,竟是出奇的好吃。
从那以后,梁山根一发不可收拾,又是种瓜又是种菜,收获就逐渐多了起来。
于是他就把这些东西拿回家去,还分给村里的人吃,大家都觉得这孩子特别能干。
起初不少村民担心这孩子在大山里折腾会有危险,便想跟着去看看。
但一看到梁山根身边的黑猪山神拿眼瞪着他们,便只得歇了跟进山的念头。
朱大喜两世为人,哪里会不知道他们是打些什么主意。
于它而言,有梁山根这么一个屁蛋玩意帮它干活便足够了。
人多了是非便多了,反而不好,它也落得清静。
一人一猪就这样默默的进山劳作,生活了大半年。
为了自己生活质量的提升,朱大喜也是费劲了不少心思,教这孩子不少东西。
梁山根一家十二口人,除了老的小的不能干活,叔伯婶婶们加一块足足有六到八个劳动力。
这可不能浪费了,于是在朱大喜的教导下,梁山根就把他们给组织了起来。
等朱大喜把山里产出的东西喷出来,他们家的院子准被堆得满满当当的。
这些东西都是黑山的特产,山里的奇珍异草无数,又得了朱大喜和梁山根的精心栽培,立马变得非同凡响。
他们摘的摘,切的切,捣鼓的捣鼓,转头就有黑山黑水的人来上门帮衬,他们有的把药拿回去加工,有的直接交给镇上的亲朋售卖,实在是忙得不亦乐乎。
如此这般,朱大喜和梁山根就成了一手的农夫,黑山黑水倒成了加工厂,镇上的亲朋也顺带着成了售卖的掌柜。
没过多久,村里就富裕起来了。
在风调雨顺不断丰产的日子里,大家伙都对黑猪山神敬畏有加。
每逢遇上,都要毕恭毕敬的问声山神大人好,河神大人好。
朱大喜大摇大摆的走着,大大方方的受着,满脸的得意劲,活脱脱一副山大王的模样。
这舒心的日子过得久了,它容易扎根,变得懒惰。
需知,它扒拉那地的本意,原本是为了拱那瘙痒的猪鼻子,可不是为了养活这一村两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