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对了,布鲁斯,李非临走时跟你说了些什么?”
霍尔金扭头看向小胖子,对此小胖子则回以一阵无语般的沉默。
“说呀!难道有什么秘密不能说?”众人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两人一左一右压住了小胖墩的肩膀。
“倒不是什么秘密,”小胖子挠了挠头,“李非说,他要去找邓布利多谈判,如果今天校长不给他加上五百分,他今晚就赖在校长室不走了。”
“额……”
三人一阵冷汗,往日里教授在课堂对学生提问,依据传统一般都会进行加分上的奖励,至于具体加分多少,则由教授个人把控。
向李非这种主动要挟校长,准备找校长讨价还价的行为,他们还真没见过。
校长室。
今夜注定无眠。
想象中李非引经据典,跟老邓据理力争的状况并没有出现,眼前只有对坐的两个人久久的宁静。
死一般地宁静。
邓布利多曾经明确表示,不希望李非过多地干预学校正常的运行,哪怕发生什么突发情况,凭霍格沃茨的安保能力、以及教授水平,完全可以完美地解决。
换言之,就是不要太拿自己当根葱。
虽然邓布利多没有将话题挑明,但是李非完全能够明白老邓的心思。
去年的李非虽然有些天赋,但是并不是一枚无缝的鸡蛋,他表面谦虚、内心骄傲,爱帮助人的同时,又有一股莫名其妙的自信心与优越感、成熟感。
再加上恐高、变形术的挫折,以及只有凭借无数强大的增益buff法术才能获得的强大战斗力……
另外,那只不老实的猫,竟然还对麦格产生了兴趣,诸如此类,有太多杂事牵扯李非的精力,这让邓布利多极为放心,可以肆意对李非展开善意的“糖衣攻势”。
甚至,在听说李非老家出事的情况下,老邓还托关系帮李非搞定了一枚“超远距离门钥匙”。
在当时的邓布利多看来,虽然李非表面表现得极为淡定,但是校园内的风言风语一定会对李非的威望产生一些影响,自然也会有其它学生对李非出现刻意地针对等情况。
这样触发了“孤立无援”的李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与他的半个老乡,那名叫做“张秋”的女孩报团取暖,最后产生一些超越了友谊,更进一步升华出来的感情。
是的,这位老小孩到现在还没有放弃让李非对英国产生牵绊,牵绊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因为一段感情,从而留在某一座城市。
甚至邓布利多都想好了,只要李非的成绩不是太糟糕,等过几年斯普劳特教授也该退休了,她年级太大了,教职工该换一批新鲜血液了,这时候邓布利多将会主动邀请李非担任新一任的草药学教授。
实在不行,可以从助教干起,挣钱嘛,不丢人。
另一种情况,则是李非在无助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向身为校长的邓布利多或是麦格教授求助,这样李非自然会逐渐适应邓布利多的关心与管控。
一来二去,等到彼此建立起信任之后,邓布利多就能试探出李非老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才是邓布利多最担心的问题。
只可惜,李非仿佛化身对女生不感兴趣的木头人,这么说并不准确,准确地说,是李非通过展现自身优秀的魔法天赋,与极其刻板的择偶标准,将大部分热情的小女生都挡在了及格线之外。
再加上巧妙地借用魔法部长福吉的名头为自身造势,李非并没有面临邓布利多设想的那种众矢之地的尴尬局面。
这些问题其实都还可以解决,最重要的是,邓布利多感受到了近段时间在李非身上的变化。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霍格沃茨的生活对李非仿佛变得可有可无,李非不再尝试着追着各位教授提问,反而是经常一头扎进图书馆里自学。
一开始邓布利多还以为李非是单纯地进入了青春期,开始产生逆反心理了,但以目前所知的情况来看,完全不是老邓自己所想的那样。
从图书管理员平斯夫人的描述中,李非开始疯狂地阅读中世纪、甚至是上古世纪的历史典籍与神话传说,同时还经常可以看到他在自学各种古代王国的语言知识,甚至不少是已经断绝了传承的古语言。
有好几次,平斯夫人甚至想要找李非借阅他的魔法笔记,就为了尝试一下阅读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真正的含义。
与这些知识相比,霍格沃茨高年级会涉及到的古代魔文课程,完全是小孩过家家的那种难度!
“李非已经逐渐不需要霍格沃茨了。”
当这种想法从邓布利多的心底冒出的那一刻,这位一直被尊称为“最强白巫师”的强大存在,一时间心脏竟然宕机了数秒。
这种感觉,貌似是从圣诞节之后开始出现的,在暑假的假期结束之后变得尤为突出与明显。
同时,面对邓布利多的关心与试探,李非总是笑呵呵地顾左右而言他,这种反应竟然让邓布利多心底的忐忑变得愈发强烈。
“怎么会这样,难道这世上还有比霍格沃茨,比自己还好的老师?”
邓布利多实在是不能理解,李非的底气从何而来。
为了试图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邓布利多不惜放弃自己经营许久的人设,转而尝试着向李非轻微施压。
比如适当地表达不需要李非也依旧能够解决问题的底气,又或是表达李非实力其实并没有多么强大的
【后面还差几句话,马上改完】
西班牙作家卡米洛何塞塞拉带了68位亲友团去参加
秘仪之力14-节制
瘸腿斯内普
德思礼先生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仿佛生了根。他刚刚被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搂过。他还想到自己被称做“麻瓜”,不知这是什么意思。他心乱如麻,连忙朝自己的汽车跑过去,开车回家。他希望这一切只是幻象,他从来没有幻想过什么,因为他根本不赞同幻想。当他驶入四号车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