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他便不想选择,护持天地也好,自我求道也好,两者他都不想放弃,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那他便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也是他迟迟未突破的原因,其实以东王公此刻地底蕴,要想突破太乙金仙很简单,简单得只需要公开东阳道典,敛天地气运便可。
如果不想如此,和罗睺一样以自身本源为凭立一族,或者直接整合阳之一脉的修行者,再统一传道,同样有大功德大气运,亦可突破。
如果两者都不想,亦可以传教洪荒,立一方大教,以大教定天道至理,气运在我,天时亦在我,有两者相助,太乙后期如探囊之物。
但这些终究非他所愿。
即鸿钧等人的初心随着时间流逝,随纪元更迭发生了改变,但他没有,似乎是因为两世记忆的缘故,他的初心始终如一,未曾改变分毫。
以精进勇猛之心,行开天辟地之事。
这便是他的初心,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动力来源,他不知道何为精进勇猛之心,也不想知道,因为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想将就,即便战,也不想将就。
他也不知道开天辟地之事是什么,最开始或许是最终超脱,但超脱太远,也太模糊,因此终究有寄托,这份寄托便是对于提升的态度。
大道在我,不假外物,这是东王公最先教导松云和冰灵的修行态度,也是他始终如一的修持,甚至是他的道心之所以澄澈如一,有部分原因在此。
这份道心护持之前他仍旧模模糊糊,看不清全貌,但走一边混沌,眼光超拔之后,初心却清晰可见,在那一瞬间,他心底陡然升起了一丝感动。
感动始终如一的自己,感动从未变过的自己,感动之后,便是更为坚定的意志和毫不动摇的信念,既然大道在我,那我定可成道。
但成道急不得,他一直以来便是如此,每一步都走的稳,每一步的脚印都清晰可见,每一步都迈的坚定而自信,稳重持守虽好,却失去了些许活力。
求道需要一心一意不错,同时更需要劳逸结合,一直稳着,一直修持着,走的再稳,走的再远,还是失去了一丝进取之意,大道除了修持,更重要的是争。
与人争,与道争,与己争,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与己争,在三清和接引准提突破之前,东王公的争斗之心并不强烈,甚至接近于没有。
但在突破之后的现在,在众人尽皆有所触动的现在,他的心境再不相同,稳可以,但可以稳步向前冲,或许这种方式更艰难,却不会遗憾。
思绪涌动,思绪流转,在这种明悟中,东王公身上陡然多出了一抹豪气,一抹比当初玉京山上更强烈,更具感染力的豪气。
下一刻,有所感的众位大能尽皆放开了气势,他们同样有无数情绪想抒发,同样有无数念头翻涌,此刻正好再用气势整一次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