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借着宝玉和湘云的归来,贾母等人都十分高兴的时候,黛玉让家人像贾母那里为靖玉提了亲。
惜春的婚事,原应该由贾珍做主,只是贾珍和尤氏如今已经离京回了金陵老家,惜春的事情只好由贾母做主。
谁知林安家的请了官媒去找贾母说时,贾母却一口回绝了,说什么惜春还小,过几年再说之类的话。
林安家的回了黛玉,黛玉听后心中很不自在,惜春如今也已经十五岁,已经到了及笄之年,靖玉虽然比惜春小几个月,但二人如今情窦已开,再拖下去也没什么意思。贾母不允,不知是什么道理,思来想去,便决定亲自去走一趟,总觉得好歹自己也比他们面子大一些,为了弟弟的幸福,辛苦些也值得。
这日,阳光很好,二月的天,也开始转暖和了,黛玉换了蚕丝棉的湘绣达婆衣,浅金色轻罗锦缎,滚着石青色的细边,腰里系着秋香色的马面长裙,裙角绣着一朵朵黄色的令箭荷花,让整个人看上去精神了很多。因为达婆衣比较宽大,所以看不出黛玉微微隆起的小腹,反而显得她更加雍容华贵。堕马发髻上带着细细的翠珠赤金花钿子,没有其他簪环,老坑玻璃绿的耳坠子轻轻摇摆,闪烁着华丽的光亮。
紫鹃因嫌外边冷气还重,便拿了一件鹅黄色的小毛披风,预备着黛玉上车下车在外边的时候披一披。
黛玉在丫头们的服侍下上了马车,紫鹃,晴雯和雪雁跟着上了黛玉的车,后面春纤跟着另外还有四个跟着出门的精细嬷嬷五个人,也上了一辆车,后面还有一辆车装着各色礼物,另有十来个家丁护卫前后跟着,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出了城。
贾母的小四合院里,宝玉正在自己屋里读书,湘云坐在炕上,做着孩子的小衣裳,邢夫人在边上看着,一边指指点点的说着什么。
贾母房里,赵夫人带着丫头们陪在那里说话,贾政去了私塾,贾赦只是在家里睡觉而已。
丫头们进来说:“北靜王妃来了。”
邢夫人和湘云忙下了炕,宝玉也放下了书,三人便迎接出来。黛玉扶着丫头们的手,慢慢的走到院里,见宝玉湘云和邢夫人都迎出来,便拉着寒暄着问好请安毕,又往贾母房里来。
赵夫人也得了消息忙迎出来,黛玉又请安,只以舅母相称,赵夫人因年前去求黛玉,没见着面,后来去了一趟耶律的府上,根本没打听到探春的消息,所以心里一直闷闷的,今儿见了黛玉,似乎又见到了希望一般,自然也欢喜起来。
众人进了内室,只见贾母正坐在炕上,靠着靠枕,闭着眼睛打盹儿,满头的头发都已经白了,银灿灿的让人看了又不由得心酸,一脸的皱纹纵横交错,看上去极尽沧桑。
抄家才一年多,她如同老了十岁。
黛玉看看赵夫人,赵夫人忙小声说:“过了年以后,老太太的精神便大不如以前了,你这儿跟她说话,她哪儿就睡着了,等她醒来,若是见众人都不说话,她还不乐意,说大家都厌烦她了。老了老了,又成了小孩子了。”
“舅母真是受累了。”黛玉看着贾母的样子,心中也不是滋味,人生苦乐,都要尝一番,先苦后甜,总是幸福的,先甜后苦,便都受不了了。
“姑娘说哪里话,我们做晚辈的,伺候老人是应尽的义务,那有什么辛苦不辛苦之说?”赵夫人轻叹了口气,说道。
“老太太现在吃饭如何?”黛玉跟着赵夫人一起坐到边上的椅子上,又让众人都坐下,方问道。
“也不如从前了,只捡着爱吃的吃一点,稍有不合口味,便摔了筷子不吃,说大家都厌烦她了。”邢夫人照实道。
“捡着她爱吃的给她做了罢了,若银子不够,只管来找我。”黛玉一边轻声说着,一边拿了帕子拭泪,谁都有老的时候,老太太如今这模样,看来是精神不大好了,许是到了垂暮之年又突逢巨变的缘故,别说是她,就是年轻人,也不一定就能转过这道弯儿来。
外面春纤进来回道:“琏二奶奶和巧姑娘来了,说是要给王妃磕头请安。”
“凤姐姐回来了?”黛玉吃惊的看了一眼邢夫人。
“她哪里还能回得来?听说跟她姑母去了西边,找她的父亲去了。”邢夫人淡淡的说道,“外边是平儿带着巧儿来给大姑娘请安的。”
“哦,原来是她,我说呢,她就很不错,如今做了正房,可要好好的过日子了吧?”
“可不是嘛,琏儿在外边开了一个小小的成衣铺,她便每日忙着做些活计,有时是别人订做,有时是做了拿出去卖,小日子如今也算是殷实了,每月能赚个十几两银子,还经常买些老太太爱吃的拿来呢。”赵夫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外走了两步,拉着平儿进来。
“给王妃请安。”平儿带着巧姐进来,见了黛玉先行礼。
“好嫂子,还不起来。”黛玉忙含笑拉起,又打量了一下平儿,只见她粗布衣衫,洗的干干净净,乌黑的头发盘在后面,用一根青色的丝带层层缠绕着帮着耳后,素面朝天,毫无一点脂粉,到更加显得她清雅如菊。
站在后面的巧姐,穿着大红袄儿,灰布裙亦是家常织的粗布,双丫髻绑在耳边,一双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小嘴儿抿着,站在平儿身后只比平儿矮半个头。黛玉见了更加喜欢,便拉过来笑道:“这孩子,长得倒是干净。”再看她的手时,却不像自己的手细嫩无比,指甲剪得光光的,手指肚和手心里都有厚厚的茧子。黛玉便皱着眉头,展开她的手细看。
“林姐姐莫奇怪,这很正常,也不是平儿虐待了她,她每日纺线织布,手便是这样的,平儿也是如此。”湘云便在边上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只是苦了你了。”黛玉摸摸巧姐光滑的小脸,叹道。
“林姑姑,这有什么苦的?外边还有一些孩子,连饭都吃不上,那才是苦呢,巧儿跟着平姨,所有的粗活重活都不用做,平姨待巧儿很好的。”
“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黛玉一边微微的笑着,摘下手上的一直金镯子给巧姐套到腕子上。
“林姑姑,我不要,谢谢你。”巧姐便欲摘下来还给黛玉。
“拿着吧,你既叫我一声姑姑,咱们便不是外人,姑姑给你的东西,怎么能不要?女孩子家最重要的是自强自立,巧儿长大了,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女子,好不好?”黛玉一边拍拍巧姐儿的手,一边笑道。
“嗯,我听林姑姑的话,长大以后做一个像姑姑这样的人。”
众人听了这话,都各自笑叹。鸳鸯便过来,给众人的茶杯中都添上了热茶,此时贾母正好醒了。
黛玉便上前问安,贾母抬起头来,见是黛玉来了,便淡淡的说道:“王妃大驾光临,民妇一家如何承担的起?”
“老太太,玉儿现在虽然是王妃,可也是你的外孙女啊。”黛玉听了这话便觉得刺心,但想想贾母这是老糊涂了,又无法跟她计较。
“大姑娘别伤心,老太太心里是明白的,只是嘴上总这样说话罢了,她原来是多么疼姑娘啊,姑娘千万别跟她老人家一般见识。”邢夫人忙在一边劝道。
“舅母放心,我怎会生老太太的气,那成了什么了?”黛玉淡淡的一笑,又对这贾母说道:“老太太,我今儿来是有事要求您的,惜春小妹妹今年也十五岁了,也该提亲了吧?”
“你说什么?惜春怎么了?”贾母耳朵早就有些聋了,时好时坏的,这会儿却没听清楚黛玉的话。
黛玉无奈的看看邢夫人,又看看赵夫人。
邢赵二人对视一眼,邢夫人便笑道:“姑娘,你的意思那日林管家的娘子来时也说过了,我们都没有意见,你舅舅也很愿意,惜春那丫头那年闹着出家当尼姑去,我就悬了半年心,你说她哥哥嫂子都不在这里,她若真的当了尼姑,我们可成了什么人了?既然是姑娘做主,男家又是姑娘的娘家,还是嫡亲的兄弟,这有什么不好?依我们的意思便很好,只是我们家又高攀了,如今落魄成这样,吃穿用度都是姑娘家照应着,索性连一点像样的嫁妆也拿不出来,我们也怪臊的,可怎么说呢。”
“舅母这话说的,真是让外甥女无语了,谁家有什么,当初我小的时候,不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如今靖玉也没什么功名,不过仗着父亲在世的时候留下的一点家业过日子罢了。也只是平民百姓家,谁也别说高攀了谁就是了。”黛玉一边笑着,一边叫人把带来的礼物一样样拿上来,除了给各房里吃穿用度的东西,另有一箱子算是惜春的聘礼,紫鹃和晴雯上去打开,一样样拿出来给邢夫人和赵夫人,当着贾母的面,都看仔细了:
各种花样的大红妆蟒锦缎共六十匹,大红绡纱共六十匹,四季衣裳共八十套,金丝缠花簪二十对,各色玉簪子共十六对,各色玉镯二十对,金银手镯共四十对,金银镶翠点翠戒指耳环等若干。御用官窑瓷器一套,苏绣花草炕屏一套,各种玩器若干……
紫鹃等人一样样拿出来给众人看了,又放回去收好,等都收拾好了,黛玉方起身笑道:“来了这半日,只怕舅母都乏了,今儿先回去了,明儿叫她们补了帖子送来,剩下的事情我就不来了,二位舅母多担待些。”
邢夫人忙笑道:“都是自家人,很不必那些虚礼,大姑娘有着身孕,要多注意休息保养才好,这些事情,不比亲自来了,王府里的事情也多,我们做舅母的,不能为姑娘分忧,还反倒添乱不成?”
赵夫人也忙说就是这样,平什么事情,只打发家人来罢了,很不用自己跑来跑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