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次真正有机会统率一次十万人的军队行动,柴绍还是很激动的,同样,秦琼和张公瑾对他都很羡慕。
同样是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不过也就是羡慕了,两人还做不成给柴绍捣乱的事,作为战友,两人只会支持他。
其实对于两人说来,再帮助柴绍的过程中,对于他们来说,也同样是一种提升。
每一个大军团指挥的方式不同,秦琼知道,自己是勇战派的,靠勇力来指挥大军团,属于那种我管你各种指挥呢,找准你的位置,直接上去锤死你,你不死就是我死。
张公瑾属于那种用兵堂堂正正的,能不走险就不走,管你是谁呢,这种人,立不了大功,但是也吃不了大亏。
这也是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让他守自己得秦王府得原因,因为这种人,不容易被打穿。
当时薛万仞和薛万彻一起上,玄武门之变时,也没有打穿秦王府得防线。
要知道,薛万仞可是和张公瑾实力相当,就是这样,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也没有打穿。
其实大唐老年和壮年一代,包括青年一代,根本就不缺人才,缺的是资源。
可是这又都是没有办法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有现成的人才,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冒险。
更何况,大唐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资源给他们练手,要知道,大唐所有军队加起来才四十余万。
当然,这是再不算辅兵和其他乱七八糟的后备兵的,这四十余万,都是正规军,此时在草原上的,就有三十多万,而这,才可以支撑三四个人而已。
所以,现在大家都很羡慕柴绍,竟然白捡了一个机会,这一战过后,只要柴绍战绩不算太差,他都进入大唐十万人军队指挥俱乐部了。
“思摩,怎么样,有信心吗?以前你和柴绍打,可是输多赢少呀,”执失思力对前面的阿史那开玩笑道。
瞥了一眼执失思力,阿史那思摩冷笑了两声:
“当然,军团上升到这个地步,指挥就很重要了,柴绍指挥是不错,可他没有过指挥十万人军团的经验,这是他的硬伤。”
就在刚刚,阿史那思摩知道了柴绍哪里的军队情况。
瞬间他就知道自己的不安来自哪里了,张公瑾到了,大唐的军队达到了十万。
可是在阿史那思摩看来,这同样是个机会,在军队只有三四万的情况下,他的指挥能力并不显,所以,打起来,他很吃亏。
可是现在不同了,经历过突厥战争的他,可是真正指挥过几十万人的战争。
这就是思摩的机会,柴绍是很强,可是突然指挥这么大的军队,突然上手,肯定是不习惯,不习惯,就会有漏洞,这就是机会。
思摩从来没有想过一战击溃对方,双方都是骑兵,根本就不可能一战击溃。
所以,思摩的想法很简单,撕开一个口子,直接突围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