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大一暑假实习的时候,他又完成了一项非常不错的工作。
那个时候,他见到被大唐奴役的异族们,他见证了他们悲惨的生活,每天拼命的劳作,只为了换一口饱饭,每天孩子生下来后就会被抱走,每天都会有人坚持不住。
他在那群异族的眼里看不到光彩,只有一些死寂,那是对未来充满失望的神色。
那一刻,刘青觉得自己心如刀割,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自己竟然强迫这样的一群人去劳作。
那一刻,他不知道他学习的仁义礼智信是什么。
那一刻起,刘青立志,他要改变这个情况。
刘青去找了自己父亲,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然后他被打的不要不要的,刘青又去找自己的老师,然后被罚面壁三个月。
就这样,直到前阵子,有报社找到他,说可以把他的思想刊登出来,他才看见希望。
他立刻找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结果显而易见,他们失败了,他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都失败了。
走着走着,刘青走到了李纲的门前。
通通通的敲门声响起。
正在屋里写文章的李纲,抬起头,打开房门,看见了不好意思的刘青。
“进来吧,我猜你也快来找我了。”
李纲摇了摇头,把刘青请进来,给他倒了一杯水。
“李师,我们真的做错了吗?为什么连他……他们都要否定我们的努力呢。”
刘青坐在椅子上,弯着腰,双手抱头,颓废的说道。
“何为对,何为错呢。”
李纲反问道。
“不知道,只是认为该那样去做而已。”
刘青迷茫了,对呀,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
“可是奴役别人,把我们的利益建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就是对吗?”
刘青反问了回去。
“法理上的确不对,可是那又如何,贞观元年,大唐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国内又动荡,大唐需要胜利来稳定社会,各种水利工程和道路工程需要人来做,那个时候,又不能征召劳役,你说该怎么做。”
李纲看了一眼刘青,心里暗道,真是天真的孩子,这个时候,还扯什么对与错。
“楚王那么厉害,还很有钱,世家不是有钱有粮吗?为什么不出来救济呢?可以借呀。”
刘青觉得自己说的很对。
“我告诉你,你说的很对,可是楚王李宽也是人,他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凭空变东西出来,而且,铜钱不能吃,粮食是地里长的,不是变出来的。”
刘青哑然了,他突然发现,有很多东西他都不懂,都是一知半解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