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秦狩却认为这个方案不合适,首先第一点,对方的人数太多,已经将他们前面的路给包围掉了,往后退退到了还好,如果没有退到的话,等对方打上来的话,他们就退无可退了,第二点,即便是想要后退,也必须得要有人先去拖延和阻止他们,不然的话对方追上来只是时间问题。
那问题来了,让谁去拖延对方?这一次光是先头部队都有上千人,他们这里总共也就两百多人,而且装备明显不如对方。就在以前后勤方面比不上对方人数方面又相差对方好几倍的话,那就已经是输了的了。
就在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希望的时候,身为三人组的秦狩站了出来,让他们选出100号人,跟他去拖延和阻止对方,其余的一百多号人尝试先逃离到外国边境线,然后尝试日后有没有机会再逃回来。
过了几分钟之后,秦狩说服了三人组以外的其他两个人,让这两位元老先战略性撤退,等候他的好消息。
对于被包围的情况来讲,秦狩选择了另一条路,那就是直接带着他的人跳了出去,转到了敌方后方。现在敌方的先头主力都集中在东南方向,他想要直接打到西南方向,这样一来,对方进攻不成,而且还有可能会因为后方空虚被他趁虚而入。
表面上看,现在这个科技已经达到非常先进的时代,是很容易就可以查到对方到底在什么地方的,但事实上这个国家现在还处于基础设施被破坏到谈话的地步,就连可以运作的卫星都没有几个。在国家上层方面尚且如此,在现在这些民间武装组织的眼里更是如此,现在这一片战场就像是掩盖上了一层战争的迷雾一样,让人有点捉摸不透。
秦狩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带着这一股部队快速性的先打几个胜战,来一场的游击战斗。秦狩之所以敢这样做的原因有几个,第一点,他带的人比较少,所需要的后勤补给也没有这么大,但是对方的先头部队就有上千人,而且后面肯定还有不对的。所需要的军需后勤肯定比他的多,这样子慢慢消耗的话,对方肯定会有承担不起的时候的。
第二点,他的人比较少,不能跟对方发生正面的冲突,所以他选择带着这些人跟他们周旋。
现在要先确认先从哪个地方来进行突破了,因为他们现在其实还在对方的包围圈里面。秦狩有三个选择,要么选择先打南边中等难度300人的部队,要么选择打中间直接突过来的200人,要么选择打北面会攻击过来的500人的部队。
从表面来看,应该是选择从中间突破过去这样子的话,敌我双方实力差距最小,成功概率也更大,但事实上,秦狩选择从北面突破,因为他料到对方也肯定哦,我会想到中间不对,比较薄弱,所以就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直接快速从中间调集最靠近的兵力过去填补。而北面的部队自认为是最强大的,所以攻击那一边之后,对方很有可能会因此措手不及,加上对方刚到北面,那开始安顿下来不久,根基不稳适合打突击。
计划开始,秦狩让大家都吃饱喝足,之后,便准备开始第一次指挥着人类进行的战斗。
秦狩带着100号人到达对方地点的时候,对方前面的先锋只有五十余人左右,在基本探明对方周围并没有其他人赶到之后,下令直接发动进攻,由于对方并不知道来的人是他们的主力,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当回事,但是等到意识到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秦狩直接迂回穿插一下子,将他们的后方给切掉,然后分割包围,在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就将这50多人给处理掉了。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对方这一支上千人的军团的总指挥弗尔尼亚一开始的反应并不是察觉到对方的主力攻击他们的一部分,而是推断这是不是对方的先头部队,所以为了保守,他并没有直接叫大部队去包围,而是直接叫了中间的100人去支援北面的。
更关键的是,弗尔尼亚担心这可能是对方声东击西的策略,所以又让南面的部队调遣二百余人,急忙赶往中间去支援。
这一战,秦狩歼敌二十余人,俘虏二十余人。
过了两个小时之后,经过侦查兵的侦查发现并没有其他的敌军大部队在这附近有所行踪,所以弗尔尼亚也判断出来了,这一百多人的部队就是对方的主力。就像她还放松了不少,因为之前就是因为找不到对方的主力,所以才采取三面包围的策略,想要将敌方主力逼过去,然后直接集中兵力去消灭。
秦狩其实也在想着应该怎么去做,在尝试了往这边突围之后,对方肯定会急忙调遣兵力过来支援,根据他的判断北面和南面的距离,对于现在冰天雪地的情况来讲,实在太过遥远了,所以应该是从中间部队调取人员。考虑到北面和中间靠的有些近,肯定还会从南面调遣兵力过来,填补中间部队的空缺。
既然如此,就很清楚应该怎么打了。秦狩背地里面偷偷召唤出来了几架普通的卡车,假装是遗弃在冰天雪地里面的,秦狩带着这一百人,上了卡车,直接日夜兼程赶往南面那边,留下了几个人还有一辆卡车,让他们假装是主力,只要让对方发现他们之后立刻开车逃跑,直接往南边过来和主力汇合。
南面现在是最空缺的时候,秦狩直接过去,肯定能够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敌人果然认为秦狩他们的主力还在北面,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还能够配备卡车的肯定是重要部队,所以他们在发现北面的秦狩留下来的几个人之后,直接就开始汇集人员,汇集完之后不过半个小时才能便发动了进攻,但事实上,对方直接就开车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