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写了一份关于暗访的奏折,把天旱地裂,民不聊生八个字扩展成感人肺腑的数百字奏章,然后联系上才刚刚赶来的家丁护卫,让还没缓过气来的亲信连夜送回大周城。
接着张曦换上官服,让护卫去颜府送上拜帖,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流程。
颜罗早就收到颜旭送来的情报,从对方到来的那一天,直到现在,每时每刻都有不止一双眼睛盯着他,别说做了什么,就连每天拉了几斤几两都有数。
颜罗当了几十年的官,若是没有足够的政治头脑,这个位置也坐不稳,看过颜旭送来关于张曦的情报后,就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人,因此见面的时候索性抛开繁琐的试探环节,把砚台关地界每年的粮食产量,还有官仓储备都亮出来,任由对方查,反正事情是真的,不怕查。
虽然有些诧异这位主将的配合跟敞亮,张曦依然不辞辛苦,亲自跑遍了周围的几个县城,甚至还去了军营,就是怕颜父把粮草偷偷藏在哪里。
这一过程是暗访之后的名查,都是需要记录在案的,事后一旦出了问题,他便会被拿来问罪,由不得他不上心,毕竟一旦被问罪,他可没人帮忙脱罪。
跑了一遍后,张曦心里有数了,按照规定再次送回一份奏章后,才算是松了口气。
颜府中,张曦与颜罗相对而坐,在没有公务后,两人意外谈得来。
张曦出身谈不上贫寒,否者也无法供他习武,但是身份低,任何一个读书人都能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
后来拜一位大儒为师,哪怕张曦天赋高,又刻苦读书,依然摆脱不了记名弟子的身份,也因出身的关系,与同门关系并不怎么样,就算当了官,也是可有可无并无实权的闲散官职,就是因为他身后没人。
颜罗实际上也差不多,小世家的旁支出身,若非武道天赋出众,估计还得为了生计而忙碌,毕竟世家不养废物。
可惜就算武道天赋再出众,就算在军中立下再多的汗马功劳,颜罗依然只是一个趁手的工具人,皇上一句话,他就在砚台关待了几十年,估计到死也不能离开,而他的后人也将继承他的位置,继续镇守砚台关。
虽然出身,虽然官职不一样,但是两人的经历与处境何其相似,所以抛开公务,两人相谈甚欢。
当然了,成年人的世界早就没了纯真,两人喝酒闲聊的过程,同样是一种隐秘的结盟。
文官严禁与武将扯上关系,这在朝中可是大忌,不过张曦区区一个闲散文官,颜罗又是这辈子无法离开砚台关的守将,两人就算喝酒拜把子,估计也没人跑出来挑刺,因为没有必要,也没有好处,而没有好处的事,当然没人干。
两人结盟,对双方都有好处,作为边关守将的颜罗迫切需要一个在朝堂上的盟友,哪怕只是传递一些消息,而缺少根基的张曦也需要更多的支持,两人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