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小字写的是:圣宗崇祯(1628-1709)
不禁又微微一笑。
哎哟嘿,这小子活了80多岁嘛!不错不错!
而且也谥号也从庄烈改为圣宗了,也算是了了他一桩愿望——他可是一心想成为一代圣主的。
想到这里,他的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那日下午,两个少年在柳是书院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样子。
“你干嘛呢,这不有50的吗?磨蹭什么呢?”交通吏不耐烦地说道。
秦书淮赶紧把50的递过去,那交通吏也是利索,马上递过来一个早已写好的罚款收据。
罚款收据写得工工整整。
违法事由:违规闯红灯(行人)。
违法地点:安国公路与忠义路交叉口。
也就是说,安国公在安国公路违反交通法,用一张画着安国公的纸币交了罚款。
交通吏骑着摩托车缓缓开走,顾运继续他的闲逛。
不多久,来到一家茶馆,便走了进去。
这个世界的茶馆,更多地保留了古代的蛛丝马迹,比如里头虽然也用空调、开着冷气,但装潢完全是一派古风,木头木桌子,前边还有戏台,戏台上正唱着戏曲儿。
要了壶茶,一盘脆皮花生,顾运坐下来跟店小二打听,台上唱的是啥。
店小二回答,“爷,这戏您都没听过?这出是传统剧目《国公爷醉打陈晴儿》啊!”
秦书淮听完顿时嘴角猛地一抽,问,“啥玩意儿?醉打陈晴儿?”
“对啊!”
“不是,陈晴儿是不是安国公夫人那个?”
“对啊!”
“好好的打她作甚?”
“我去,你您都不知道?”店小二一脸的不可思议,说,“陈晴儿为赈灾私收京官送礼,安国公误以为是她贪财,喝多了一怒之下就打了她!要不是戚老太护着,国公爷差点就怒斩陈晴儿了!这段去年不是有电视剧演过了吗,那么火你都没看?”
秦书淮登时就瞪大了眼睛,“what?还要斩?不是啊,我觉得秦书淮他也没那么暴力吧,动不动就杀老婆……”
店小二笑了,“客官,你跟我这抬什么杠啊!再说了,古代人的思维跟咱们能一样吗?”
“那也不至于动不动就杀老婆啊,秦书淮还是很爱陈晴儿的……我跟你说,其实这事儿吧传歪了,他是骂过陈晴儿,但绝对没有打。”
店小二甚是不解地看着眼前这个杠精,“不是,这位爷,怎么说的跟您当时就在现场似的?这玩意儿真真假假的,就是个戏曲儿,你较什么真啊!”
秦书淮听到这也才回过神来,可不么,戏曲改编总归是要夸张的,我在这跟一个伙计较真干嘛?
再说了,这不是也在赞扬他秦书淮一心为公,两袖清风么?
哎呀,历史最终还是给自己一个很公正的评断嘛,说起来自己经手那么多钱,还真是两袖清风,除了……偶尔会去别人那敲诈点小钱钱花,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廉洁的嘛!
看了一上午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陈雪说午饭她在学校吃,于是秦书淮就回到学校停着的车子开出来,自己找地儿吃去。
大约开了十来分钟,他看到一条十分繁华的商业街,于是停车。
走到一家川菜火锅门口,还没进去呢,服务员就跑出来了。
“哟,秦爷,您怎么来了。”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的人说话,还是带着古韵。
而且,这服务员跟秦书淮,哦不,秦小书还挺熟,估计秦小书常来。
秦书淮说道,“还有位子么?”
“有,秦爷您是谁啊,只要您赏脸,啥时候过来都有。”
秦书淮笑,“你小子倒是能说。”
进店,点了一个水煮鱼,一个干锅土豆,秦书淮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没过多久,一个胖胖的男人过了来,似乎是这家店的老板。
“秦爷,我敬您一杯!”胖老板拿着一瓶茅台,给自己倒了一杯,又给秦书淮倒了一杯。
秦书淮纳闷,这店老板是不是客气过头了?
还是这秦小书在这里混的很好?
不是啊,早上出门听陈雪的意思,自己好像是个无业游民来着。
但还是举起酒杯,跟胖老板碰了下,然后一饮而尽。
舒坦!
胖老板喝了酒,却还不肯走,坐下来跟秦书淮唠起了家常。
“秦爷,家里挺好的?”
“嗯,挺好。”
“嫂子挺好的?”
“挺好。”
“菜可还行,要不我给您再添俩?”
“不用,够吃了。”
胖老板辗转了好一圈,这才压低声音,凑近来表露了真意。
“秦爷,那个啥,我求您个事儿呗。”
秦书淮看了他一眼,心想果然没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原来是请帮忙的。
也不知道自己能帮他什么。
于是问道,“啥事儿,你说说。”
胖老板马上说道,“秦爷,我听说……啊,我就是听说哈,您别往心里去。”
“你赶紧说就是了。”
“我听说您打算等咱们店的合同到期之后,要把店租给两个外乡人?秦爷,咱们天地良心,您说自打我这店开起来之后,您哪次上门我收过您钱?咱一家老小可指着这店吃饭哪,您给我收了去,回头我们可真就要喝西北风了!”
秦书淮听完顿时怔了怔,心想难不成自己是这家店的房东?
难怪可以游手好闲了。
这家店分上下两层,目测至少有三四百平,而且看生意好的惊人,现在都十二点多了,光楼下这十几桌都桌桌爆满,几乎就没空过。
这么一家旺铺,按照前世的情况,租金一年怎么也得五十万起步吧?
难怪自己一来,店里从上到下都对自己客客气气的,合着是包租公来了啊!
那这个秦小书整天游手好闲倒是很正常了。
想了想,他说道,“这个嘛,你容我再想想。”
“秦爷啊!”胖老板又端起酒杯,说道,“这么的,那俩外乡人出多少租金,我老赵也出多少成不?总之钱上面决不让秦爷您为难!”
说完一饮而尽。
秦书淮都还不知道这事儿什么来由呢,也不方便说什么,只好敷衍道,“赵老板,这也不是什么钱的事儿……”
“我知道、我知道!”胖老板的头顿时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说,“这整条街都是您秦爷的,旁边小区那十几栋楼都是您的,您当然不在乎这点钱了!”
他这话一说完,秦书淮当时就差点没被一根鱼刺卡了喉咙。
瞪大眼睛,问,“What?你刚说啥?”
胖老板一脸不解地看着秦书淮,说,“怎么了,我说错了吗?哦对,沿街口那片我听说也是您的?反正整个通州大半是您秦家的,您不缺钱就是了。”
秦书淮彻底震惊了。
哎我去,我尼玛,我了个擦的……
整个通州都是我老秦家的??
等下,好像知道什么情况了!
当初崇祯好像把通州封给自己了,而且世袭罔替!
所以……这个秦小书真是自己的后代?
不对啊,自己消失前也没听说陈晴儿怀孕哪!
这是啥情况?
反正……从表面上看,经过无数次的分家产,最后这家伙分到了这么一整条街外加几个小区的地产。
也就是说,经过三百多年,崇祯当年的圣旨竟然还有效!
那么现在的朝代是……
“找老板,现在咱国号是啥?”
胖子越发看不懂地瞧着秦书淮,说道,“大明国啊,不是秦爷您今儿是怎么了?”
顾运难以置信地喃喃道,“大明国……还真的是大明国,三百多年不倒的大明国……”
“那是,咱大明国还能倒啊?几百年了,啥时候不是世界第一强国?去年咱们的GDP就占了全世界的近50%,您说呢?”胖子一脸自豪地说道。
秦书淮听得啧啧称奇。
如果是在古代还好理解,但是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占全球总GDP的50%,这就很魔幻了。
不过想想也对,因为历史的改变,大概率西方国家是没机会全球殖民了,这第一桶金估计大半被大明给吞了,自然会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也有可能,工业革命还是在英国爆发,但开放的大明很快引进了过来,并且凭着更广博的资源、更广阔的市场和更成熟的资本化运作,成为了工业革命最大的收益国。
秦书淮想得心神荡漾。
不过,他又想到一个问题。
就算这个国家再发达,他老秦家一个家族就掌握了这么大片的土地,那其他王爷呢?岂不是更多?
当初自己揍世子分田地,合着搞了半天最后这个国家还是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了?
这样能不出问题?
于是问道,“赵老板,你说全国像我这样的有多少人?”
胖子想了想,说道,“那得看你们秦家后裔有多少了啊!而且还得是主脉的,旁脉是没有继承权的。”
秦书淮笑道,“怎么感觉你很懂秦家分家产的规矩?”
“你这话说的!”胖子笑道,“一百二十多年前,成宗宣布国家改制,皇室正式将大权让与内阁时,不是通过了《皇室优待法》嘛!这个法案里,秦家在通州有多少封地、怎么继承不都写在上面了?那是法律规定的,你们秦家人恐怕也改不了吧?”
秦书淮这下彻底懵了。
一百二十年前国家改制了?
改制后的《皇室优待法》里,还特意加了秦家的内容?
按耐不住好奇,他拿出手机搜索了下《皇室优待法》。
“皇室承诺将军政等一切权力全部移交与内阁及内阁下属的军事委员会,大明皇帝自此之后仅作为国家象征,参与有限的、重大的外交活动,而不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
“现有皇室财产为皇室私产,神圣不得侵犯。皇室每年可从官方领取约相当于上年度全国财政总收入的0.001%的补贴。”
“皇室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任何诋毁、侮辱皇室成员者,皆应受到‘大不敬罪’指控,具体量刑参考《刑法》第三十二条、三十三条之规定。”
看到这里,秦书淮不禁问道,“这么说来,一百二十年前发生了革命?”
胖子笑道,“革命啥啊!这天下太平的,咱革什么命啊!据说一百二十年前,成宗皇帝有次听大臣说西方人搞革命,把皇帝斩了然后搞起什么共和,自那以后他就老说共和好。然后又不理朝政好几年,啥事都让内阁去搞。”
“再后来呢?”
“再后来成宗就说,这几年内阁搞得不错,要不咱以后就按这么来吧,咱也搞共和。皇帝以后就不管事了,都由内阁搞,这样可以防止以后皇室出不肖子,把咱大明弄没了。”
秦书淮听完也是醉了……
什么共和啊,纯粹只是那成宗不想上朝吧?
朱家这遗传哪!
胖子喝了两杯酒,也有些微醺,滔滔不绝得继续说,“一开始大臣们都不同意,那哭谏的叫一个厉害,据说各地总督全到了紫禁城门口,跪成一片,求成宗皇帝收回成命。还有说老百姓也来了,乌泱泱的跪了好几万呢,可成宗皇帝铁了心了,后来实在没办内阁也只好照办。不过为了确保皇室利益,内阁议会还是在首辅的建议下,通过了这个《皇室优待法》。”
秦书淮笑了笑,“这成宗也是有意思,自己革自己的命。”
胖子也笑道,“是,说实在的成宗皇帝在位时无功无过,不过正是因为他主动退位,才有了今天的大明,所以按我说,他的功绩从长远看,不输给崇祯。”
秦书淮点了点头。
如果不是成宗的这个决定,秦书淮认为,皇室现在能不能存在都不好说,毕竟历史向前发展的洪流是不可阻挡的,朕即天下的规则,放在今天这个世界是绝对行不通的。
秦书淮继续捧着手机翻《皇室优待法》,很快就翻到了跟他相关的内容。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侮辱、诋毁国家英雄秦书淮……
任何涉及秦书淮之出版物,均需礼部审查……
通州封地为国家财产,非秦书淮家族族产,任何人不得擅自买卖,但其家族有权使用、出租并行使世袭罔替的继承权……
政体改革后,秦书淮家族各项权益应继续得到保障。
……
秦书淮明白了。
在这个世界,秦家和皇室都拥有特殊的地位。
否则,也不可能为秦家专门制定相关法律。
而奇怪的是,这种法律竟然也能被内阁通过,并且被老百姓广为接受。
可想而知,自自己失踪后,崇祯不但没有淡化自己的存在,甚至还做了大量工作,来强化自己的功绩和地位,甚至不排除崇祯以大明律的形式,来固化自己在这个国家的地位。
崇祯为什么要这么做?恐怕单单是兄弟之情、感激之情还不足以解释,因为历史上立下不世之功的名臣太多了,有哪个能像秦书淮这样,后人竟然一直能享受仅次于皇室的待遇?
这个问题,秦书淮稍稍一想就明白了。
自己消失前,武林联军还有数万,魔教仍未解散,分散在民间的白莲教又数不胜数,崇祯想收拾好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可不还得借自己的余光余热?
所以不遗余力地捧自己,其实就是在安抚这些势力……
于是自己就硬生生地捧出了天际,成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在一个国家地位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超级英雄”、一代名臣。
想想,崇祯够意思。
再想想,这哥们也是真难啊,自己消失后,他怕是又寝食难安了好些年吧?
不过从目前的大明发展来看,这个难关他应该是顺利度过去了,说起来这家伙的政治智慧,经历那么多磨难,也是有了很大的增长。
好啊,都是好事儿!
胖老板与顾运又说了许久,一瓶就见底了。
当下二话不说又去弄了瓶打开,然后借着八分的醉意,又问,“秦爷,这铺子你看……”
秦书淮当即哈哈一笑,对胖子说道,“赵老板,就冲你刚才跟我讲的这些,明年这个店还租给你。租金么,照常付就行!”
那一笑豪迈至极,让胖子恍惚以为认错了人,这些年他见识的人多了,个性豪爽的也不少,但方才秦书淮那一笑,却让他隐约觉得和所有人都不同,那种不羁和豪放他从未见过。
他就像,一个刚从战场凯旋的大将军。
或者,站在高处笑看江山万里的风云人物。
嗨,管他的,明年这店能继续租就行!
赶紧说道,“那就谢谢秦爷了!秦爷您尽管吃着喝着,今后您来小店我分文不取,这话搁这儿了,过十年都带回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