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李绍远尚未回京,这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宣威将军李月衫的肩上。
锦瑞园门前。
李文赋缓缓而至。
在他身后,忽然传来一声马蹄停步声,他循声望去,是荀家的马车,荀荣下车而至。
荀荣瞧见李文赋,不由冷哼一声,轻笑道:“李公子为何不进园?莫非是怕了我荀荣,这一月间,你应该还不曾入品吧。”
李文赋索性大方承认,“确实不曾。”
荀荣讥笑道:“今日有名气的官员皆是来了锦瑞园,本公子给过你面子,此刻再想求饶没机会了。”
李文赋一听,饶有兴趣的问道:“荀公子为何如此笃定我今日输定了?”
荀荣正了正衣襟,没有正眼相待。
“这还需要理由,一位尚未入品的剑修,本公子是正儿八经的九品剑修,你能近身,本公子认输好了。”
李文赋想了想,这话确实有些道理。
九品剑修只要保持距离,一直挥着剑气,足以将一位普通人活生生耗的没了气力。
若是打斗起来。
有剑气的辅佐,尚未入品的不知会伤的怎么样,可以说是毫无胜算。
但他不一样。
练了半月的本命飞剑,有御剑的本事。
今日真要细细说来,非是九品剑修与尚未入品的他之间的较量,而是剑气与御剑之间的较量。
皆是有远攻的本事。
谁输谁赢,有待商榷。
荀家老爷子荀兴朝下马,一把拍过自家儿子的脑门,让他快些入园去。
他则是对李文赋微微致歉道:“李公子,我家荣儿傲气了些,还望李公子莫要见怪。今日不论谁输谁赢,都是大周的功臣之后,没必要下死手,点到为止即可。”
李文赋点点头,“我会注意分寸的。”
荀兴朝竟然是对着李文赋拜了拜,“多谢李公子。”
李文赋赶紧将荀兴朝扶起,“将军是大周的四品将军,我受不起这礼。我有一事想问将军,凤惜楼和戏院的两次事件,您是否知情?”
荀兴朝摇摇头,“大周迁都以来,就没有将军间不和的传闻,荀家对李家,万没有害公子的意思。”
李文赋了然,“那我就明白了,您慢慢进园。”
荀兴朝轻轻颔首,领着一旁神色有异的荀荣进园。
大周将领间和睦。
那想要要他性命的,只有皇子。太子已经浮出了水面,二皇子一直隐忍不动。
他不觉得只是太子对他有想法。
隐忍到最后的,才是最可怕的。
荀家还不知是那位门下呢,若是有事,冲着他来就好。动了他李家人,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太阿神剑,不畏皇室。
李文赋进园。
第一眼见到的便是犹如朝堂的格局,绕过屏风之后,两条连廊,坐满了文武高官。
连廊的尽头,有一把富丽堂皇的椅子,等着大周天子亲临。
大周尚武,以左为尊,他李家的位置本该是在左边。可李文赋却是径直走向了右边,文官在右,李家自然就要在他们身前。
故今日格局,显得十分有趣。
大周三公,坐在了同一侧。
文官一改此前萎靡不振的模样,个个容光焕发的,竟然是敢直面武官来。
可算是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李月衫给李文赋端去了一杯茶水,问道:“都准备好了?”
李文赋点点头,“放心吧姐,我会赢的。”
大周公主在那把椅子边打转,朝武官的地界的望着,一直没寻到李文赋的踪迹,放眼一瞥,竟然是在文官的地界看到了他。
急忙跑了过去,伸出手去,问道:“李文赋,本公主要的第二本诗集呢。”
“没送来锦瑞园吗?”
李文赋左右瞧了瞧,最终在茶杯下见到了那本《射天狼》,抽出递了过去。
不由的叹了口气,本公子第一本诗集都红遍大周了,锦瑞园还是不看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