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瞥了王英一眼,没有说话。
王英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
这时大路之上传来李逵的喊声。
原来李逵见那两个骑马的人走得近了,大喝一声道: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前方来人,将马留下,否则莫要怪俺手中斧子……”
然而李逵话话未说完,却见那两个骑马之人当即勒马,其中一个惊讶地问道:
“你这黑厮,为何在此?”
来人声音,让李逵十分熟悉,只见李逵问道:
“莫不是戴宗哥哥?”
方才惊讶之人,驱马来到李逵身边道:
“正是我,铁牛,你怎滴会在这里,王英呢,柴大官人呢?”
李逵见到戴宗虽然有些诧异,但总的来说,还是挺高兴的。
于是他收起双斧笑道:
“柴大官人就在草丛那里,王英和扈三娘也在,俺带你去寻他们。”
这时戴宗旁边另一个骑马的,失口叫道:
“什么?我家大官人在这里?”
你家大官人?
什么意思啊?
李逵没听明白,于是细瞧了下说话之人……感觉也有些熟悉。
此刻,草丛附近的柴进和王英,已经听李逵的说话声。
在看到李逵并未与那两个骑马之人发生冲突后,便走上前去。
很快,柴进和王英都惊咦了一声。
王英见着戴宗,奇怪戴宗为何会在这里。
而柴进虽不认识戴宗,但看到戴宗旁边之人,心中稍安。
因为这个人正是沧州柴府的老管家。
那老管家见着柴进,连忙翻身下马,然后摘下包袱,冲柴进道:
“大官人,丹书铁券我已经拿来了。”
老管家献宝似的,便要将包袱打开。
只是柴进苦笑一声道:
“丹书铁券已经无用了,我等现在被高廉通缉,正欲投奔梁山呢。”
戴宗闻言,诧异道:
“柴大官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柴进便将老管家走后,第二天殷天锡和高廉便上门的事,详细说给戴宗听。
戴宗听了之后,默然一叹,他没想到短短一天,竟发生这么多事。
这时柴进也抱道拳道:
“不知戴院长如何与我这管家一路同行至此?”
戴宗便下了马,向几人诉说自己来到沧州的原因。
原来李逵、王英、扈三娘三人在柴进庄上待了有一个多月,远在梁山泊的军师吴用担心李逵惹事,王英看不住李逵,于是便让戴宗下山。
戴宗下山就一件事,带李逵、王英夫妇回山。
然而等戴宗施展神行法到了沧州柴进的庄子,才知道柴大官人并不在庄子内,而是去了高唐州。
正巧庄子内的老管家,正将丹书铁券装入包袱,要赶回高唐州。
于是戴宗便和老管家结了个伴,这样路上可以相互有个照应。
交流完毕,便要重新开始计划了。
于是柴进道:
“不消几日,那高廉怕是要知会沧州杜知府来抓我。”
“闻听戴院长神行法可带人同行,希望戴院长能陪我回沧州一趟。”
“我想收拾些家当,遣散府上奴仆丫鬟。”
“至于李大哥和王英兄弟,可先行回梁山,到时我等直接在山上汇合。”
不愧是柴进,三两句话便将事情布置好,而且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