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未杀入金陵城前可能还会稍稍忍耐一下,现在入了城,大局已定,哪可能会不对这个富庶的大都城里的财物玉帛女子动心的?
也不知道那些满心盼着“开门迎闯王、过好日子”的百姓会作何感想,是不是又悔又恨?
楚铮无意责怪百姓们误信匪人,原本已生活在饿死边缘的百姓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丝的希望。只是这样的结局未免太让人感觉悲叹。
最让楚铮意外的是,皇城居然还在坚守。
不过可悲可笑更可叹的是,防守皇城的不是什么御林军,而是一千多的太监。至于那些御林军,早就一哄而散,据说城破时,崇祯皇帝亲自敲响了召集全城文臣武将的大钟,钟声传遍全城。但那些自认为忠君爱国的文臣武将没有一个来与崇祯皇帝共赴国难。
楚铮听到这里不由为崇祯皇帝感到悲哀,这固然是朱明皇朝统治腐朽、民不聊生的结果,也再次证明了所谓的世家大阀根本就没什么国家的观念,只会考虑自己家族的利益,表面上还要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君子名士模样,甚至还不如那些不男不女的太监来得有气节。
楚铮坚定了自己依靠广大底层百姓、推翻这些世家门阀统治的决心,同时再次催促队伍加速前行。
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些太监并没什么战斗力,也没经过什么训练,但靠着皇城里那天然的“龙气大阵”效果翻倍的威力,无论是士气力量都大涨,相对的,围攻皇城的李自成兵马则是士气大损,攻城器械的威力也大减,才使得这一千多太监居然能坚守住皇城一天一夜,但这也快要到极限了,皇城随时可能被攻破。
他要与时间赛跑!
三十多里的路途对于骑兵来说不过是半个时辰的事,很快巍峨的金陵城就已出现在楚铮等人的眼前。
虽然相距还有一点距离,但已能隐约听到城中传来的呼救声和惨叫声,还能看到有浓烟升起。
此时还是白天,但可能是李自成的义军怕城里的“肥羊”跑掉,城门已关上,护城河上的吊桥也已收起,守在城头上的贼军人数并不多,绝大多数奉命守城的贼兵都眼热其余同伴抢钱抢女人的收获,哪肯坚守岗位,早偷偷溜去参与哄抢“大业”了。
余下的哨卫看到有大批人马赶到,倒是还记得赶紧敲钟示警。
阿九的骑术还算不错,但连日来的奔波让她此时脸色苍白,颇有几分憔悴,她看着那宽宽的护城河,而城头上已开始有贼军集结起来了。己方全是骑兵,根本没带什么攻城器械,怎可能攻得下这座天下有名的雄城?
想到生死未知的父皇和母后,少女急得几乎要掉泪了。
楚铮拉住她的马缰绳,温声安慰道:“阿九不用急,我有法子开城门。”
他将阿九交给旁边的孙絮泓:“小泓,替我照顾好阿九。”
孙絮泓刚应了声,楚铮已飞身而起,有如轻烟般掠过宽阔的护城河,向着城墙方向飞奔过去。
他的速度极快,百余丈的距离几乎是眨眼便至,到了城墙下他纵身而起,一跃竟跃起了七八丈高!
无数目光看着他飘而跃起的身影,张大了嘴巴合不拢,连城头上的贼军也看傻了眼。
他们可从没见过有人就这样赤手空拳来闯城,看样子还要攀上高达十五丈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