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鸣乔起初只想和他们私下疏通,但当听得他们不仅抗拒平乱锏之责,还将向晚舟囚禁之后,楚鸣乔便也心里愤恨难平了。
向晚舟认为司空野渡和八尊王此举是蓄意某乱,便要求楚鸣乔召集所有营主归来神谕峰商议。楚鸣乔也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亦盼能得各部公认,所以包括钱塘营在内的七十一个营主皆已奔赴神谕峰去了。
既然嫌疑之人不在,那么是非曲直便就可任由来者诉说。甘棠虽每以逻辑推断,却并未下出具体结论,如此一来,整件事情之经过完全就凭着众人天马行空的去想象了。
群雄既得两派仇恨生嫌之明示,又得神遂宫豪言占取八方城之暗示,所以大家越往后说,事情就越要赖在神遂宫的头上了。
作为受害方的石峰老人及数位长老早于内心认定此事,如今又听得群雄皆是相同看法,便当要对神遂宫恨得咬牙切齿起来。
甘棠于是从钱塘营余部当中选出一人来问,得到的答案是钱塘营主何俶在筹集米粮时确实受到过司空野渡的专门指点,而大梵天尊和帝释天尊更是向运粮之人提出“往米粮中加料”的格外要求。
话说到这里,仿佛一切都已水落石出,众人便皆要认定神遂宫毒害莲花堂是早有预谋的。
石峰老人便恨极骂道:“我一早便知此人乃两面三刀之辈,想不到其用心竟是这般歹毒。”
语罢,石峰老人又携在场弟子向甘棠跪求道:“神遂宫行此恶毒事迹,岂能再为武林所容?万请甘盟主为我莲花堂主持公道。”
甘棠于是拉起石峰老人说道:“真相既已水落石出,我自会公允处理,你大可放心就是。”
石峰老人听罢当即感恩戴德的答谢一番。
因为避嫌之故,甘棠此番来钱塘营调查并未带上海翁道人和平章道人,是以群雄得此定论后,他二人仍是不知情。
身处临安的他们若还不知情,那么远在武夷山的楚鸣乔等人就更要被蒙在鼓里了。
向晚舟因为部下四大天王背叛之故,已是心下忿恨不满,而后来司空野渡等人将他拿下单独囚禁,则又更是要彻底激怒了这位神遂宫的元勋人物。
向晚舟于是一边向楚鸣乔诉说自己蒙受之屈,一边又当众指责司空野渡和八尊王。在他看来,作为教主的楚鸣乔若不严惩此辈,神遂宫势必要生祸乱。
司空野渡和八尊王的原本初衷只是想趁机去武林争雄,却并未有多少取而代之的想法,所以当向晚舟就此指责时,他们便一边向楚鸣乔认错,一边又要当场否认罪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