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爷:我能不听吗?!一会儿刘小月又坑我!
这就很不正常了!!
按照往常,他只要送来粮食,外祖母必定会第一时间全部收走,大舅母会说上一筐好话,二舅母会投来感激的目光,两个舅舅和外公定会让他回去好好转达下他们对康家的谢意,可今天这场景,怎么会这样?!
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褡裢里头的东西已经全部摊在了桌子上,康之平又不动神色的打量起细节,这才越看越不对劲,全家人,不论男女老少,穿的衣服粗看觉得没什么特别,只刘大志一家看着衣服料子更好一些,大舅二舅家也都是粗布的料子,可问题是所有人的衣物上面,没有一个补丁。
这个对于地里刨食的老农民来说,就显得特别反常了。
别说以前的王家了,全家上下估计垒一块儿也找不出两件没打补丁的衣服,哪怕是他们康家,算是条件不错的了,日常穿着,有一两个补丁也非常的正常。
这大半年未见,外祖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康之平突然非常的好奇。
“之平啊,你现在在哪儿做账房啊?你爹学生收的如何啊?”偷听半天的王爷爷终于听到了刘小月不是在说盘炕的事儿,这才回转神来,跟康之平闲聊起来。
康之平他爹,康顺是个秀才公,人除了长得矮了些,长相跟康之平非常相似,当年也是因为看中他是秀才公,虽说考举人屡试不第,但是自己开了个私塾,也算还不错,王爷爷这才出了不少陪嫁,把大女儿嫁给了他。
虽说这康秀才多少有些文人的酸味儿,但是对待王芳倒也还算不错,像这种提前送年礼之类的事情,康秀才也不会多问。所以王爷爷对他的印象,一直是不坏的。
“我现在在县城五味斋做二账房,我爹过完年开班,学生也有十来个,之健媳妇也有身孕了,娘说家中现下还过得去,便让我给外祖送来这些粮食。”康之平终于把这话头给绕到了年礼上,他也纳闷了,这些年礼乡下来说也不少了,怎么外祖家的人好似都没啥欣喜之情?
康家一共四兄妹,他是老大,生的孩子已经两岁了,老二康之健18岁,去年娶的妻,老三康芝琼12岁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儿,老四康之乔7岁。
“咳咳,之平啊,这个年礼以后不......”王爷爷想说不用送来了,他们现在反正也够吃够喝的,这些粮食省下来,康家也能过的宽裕些,可是话还没说完呢,就被唐晓晓打断了。
“之平啊,替咱们谢谢你娘啊,那个,大牛铁头,你们俩带着表哥去立山逛逛吧,一会儿天黑前回来吃饭,快去吧!”唐晓晓想着可不能说不要了,那也太势利了,虽说也是人家的事,王芳家她其实也不熟,印象里除了性格有些要强,对娘家还是颇为照顾的,可不能伤了人家的心。康之平这么跟他们干坐着也是尴尬,不如让年轻的几个自己去玩玩吧。
虽然不知道立山又是个啥,但是康之平也不愿意在堂屋里呆了,刘大志唐晓晓如此亲切,他有点儿害怕!跟着大牛铁头便出了门,往立山而去。
半道上还遇到了捡了鸡蛋,提溜着一小篮鸡蛋的香嫂和周氏,康之平更是摸不着头脑,这大舅母二舅母是去哪儿弄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