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可是他的确威胁到皇上安危了啊?”
“错了。”
朱由校斩钉截铁,看向褚宪章,幽幽道:“世人皆以为魏忠贤大奸大恶,狗急跳墙会干忤逆之事,但朕却不以为然,要说他贪赃枉法,任用私人,栽赃陷害忠良,那都没错,但他绝不会背叛朕,这一点朕深信不疑。”
这件事朱由校想了很久了,自从落水醒来后,他就一直在想着怎样削弱魏忠贤的权利,跟怎样平衡外朝的权利。
宫中的顾忌正是客氏和魏忠贤党羽太多,怕他们狗急跳墙,来个弑君之举,那自己真会抓瞎。
大明不是没有这先例,自己父亲当太子时的廷击案,不正是宫中有内应,才会被民间闲汉闯入太子东宫。
还有红丸案,自己父亲的死绝不是简单的放纵而死,应该也是内外勾结,才有的结果。
加上嘉靖时,皇帝差点被宫女用被子闷死,大明的皇宫一点都不安全,这里面既有宫中的势力,也有外朝的影子。
如果说廷击案只是宫中势力所为,那另外这两件就是内外勾结的结果。
红丸案的明光宗之死,应该是他重用东林党,引起其他党派的反弹,后人有人猜测是东林党为了揽权所为,这应该是冤枉了东林党。
东林党被重用,正是朱常洛登基开始的,为了抗衡支持郑贵妃的支持者。
朱由校自然深知宫中密帷,可小心的多次试探后,他发现魏忠贤对自己的确忠心耿耿。
这老小子狠毒,但不等于他没有感情,有一点他跟其他皇帝的贴身太监不同,那就是年龄。
魏忠贤是成年后入宫的,调去朱由校母亲宫中工作时,朱由校才刚出生不久,等于他是陪着小肉团的朱由校长大的。
不像其他伴随皇帝长大的是小太监,长大后更像兄弟朋友的感情。
可他年级大太多了,更像是长辈护着晚辈长大,未尝没有父子那样的感情在里面。
而且人都会被习惯性影响,还很难改变习惯。
从小被他护着的朱由校,已经保护习惯了,没有极大的变故,他恐怕很难改变自己的保护欲。
这一点客氏也存在,十几年如一日的保护朱由校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她的占有欲才会那么强烈。
“皇上还是太重情了,看来是舍不得杀他。”
褚宪章暗自感叹后,心情喜忧参半,作为正直的太监,他希望皇帝除去身边的恶人,但作为贴身太监,何尝不希望自己主子有情有义。
没人愿意为绝情的主子卖命,那不值得,但作为君王太重情,其实是不好的,这种理智和情感之间的选择,最是艰难。
“小褚,你去一趟首辅家,把今天之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他,他会知道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