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有了权威后,大家的思想被禁锢了,不许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声音。
而权威其实是腐朽的代名词,但自从满清开始,权威就成了主流。
明朝虽然也崇尚程朱理学,但还是能容许不同的声音,不然也不会有阳明心学。
只不过官方考试标准是程朱理学,民间学者你爱有什么见解,你自己教愿意学的人去,朝廷并不禁止你。
“臣这就去安排。”
袁可立兴奋的说着,拱手一礼后就要走,黄立极连忙叫道:“等等礼卿兄,先跟圣倍兄商量商量,这次正是他说动刘起东的。”
朱由校这才知道,原来刘宗周今天支持自己,是被周如磐劝说的,难怪这犟老头会站出来,不禁感动起来。
其实要说朱由校的帝师,这位才是真正的帝师,孙承宗、袁可立等人是朱由校登基后,才出任经筵官给他讲课的。
而周如磐是在万历年间,朱常洛还没当上太子,朱由校刚刚蒙学,他就被万历任命为皇长孙老师。
万历虽然讨厌朱常洛,但对长孙朱由校还算不错,毕竟当父亲跟当祖父是不一样的心情。
没有特别宠爱,但该给的也从未吝啬,皇长孙的教育比儿子还早操心,小不点的朱由校,就是由万历极喜欢的文章锦绣之人周如磐启蒙。
不得不说,儿子永远没有孙子遭人疼,
周如磐的文才那是经过认证的,能当上国子监祭酒的,哪一个不是博学鸿儒,而这正是他能说动刘宗周,也能压下东林党生员闹事的原因。
穷的叮当响的周如磐,现在日子过的不错,没当官了反而家里不愁温饱了,而且还有盈余。
当然都是朱由校安排的,搬出官宅后,朱由校让魏忠贤找了个独门独院的房子,不要大但要清净。
然后送上一笔钱粮说是束脩,让老头无法拒绝,皇帝要你三天一次讲课,束脩是正当的收入。
只是这束脩比常人的多出太多了,会说话的魏忠贤说,皇帝岂能跟别人相比,当然要高于任何人才对,老头就这样无奈的接受了。
“圣倍兄,小弟又来叨扰了。”
袁可立满面春风的走进周如磐的家门,周如磐叹口气道:“贤弟啊,你究竟是怎么想的,皇上那样的主意你也支持他,还把为兄拉下水,这回又是什么事,说吧。”
“好事啊圣倍兄。”
袁可立才不介意他吐槽自己,笑呵呵的坐下,把刚才在养心殿的对话和盘托出。
周如磐眼睛一亮,一拍大腿道:“好主意!”
说着狐疑的问道:“这是皇上自己想出来的?”
“对呀,我也吓一跳呢。”
“好呀!皇上果然聪慧,搅浑水后才能在水中捞鱼。”
两人相视大笑,也不再废话,开始商量起如何布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