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南面之山,引流河之水,改为水道,与潮州连接,引舶来之品。
只是这一决定说出来,反对之声音最大的便是周大人,连声反驳,带着与他交好的大人们上书,甚至搬出了此山乃是灵脉,移山会断了陈州根基这一说法。
中午,贾兰在书房里单独见了于大人,于大人于上次修路的事情,便不敢小看这个年轻的贾大人,有魄力,有决断,于大人一心跟着贾兰混了。
“移山之事,下官自是同意的。”于大人眼珠转了两下,思索了一番,道,“只不过这次的事情,下官觉得周大人的反应大了些。”
“嗯。”贾兰点了点头,不可置否。
“之前修路之事,周大人虽然反对,可是并没有如此之大的反应,下官想,这其中必定有什么缘由。”
“以于大人之见呢?”
“其实下官有一事禀报。”
“于大人请说。”
于大人道,“曾有人见过,南山去过一大批人,不过,只看见进去过,并无出来过。”
“哦?竟有此等事情。”贾兰心下泛起了波澜,“那这些人都去了哪里?”
“下官不知,当时有人禀报了周大人,只是周大人压下了此事,之后便再没人去追究。”
贾兰手指敲击着桌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书房里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
下午,议事厅中,贾兰提议先让人去调查一下南山之势,周大人首当其冲,愿意前往,贾兰允了。
“张峰,我要你去办件事。”
晚上,贾兰在书房里安排了张峰秘密前往南山探查,看周大人的模样,想必南山必定有什么秘密。
只是周大人这表情暴露的也实在是太快,枉费当了十几年的官,老谋深算如今在陈州已经消磨的一干二净了。
几天之后,张峰从南山回来,将打探到的内容事无巨细的全都报告给了贾兰,贾兰立即写了折子。
“不知周大人这些日子探查南山如何了?”贾兰坐在议事厅主位,温和的问道。
周大人坐在椅子上老神在在,摸了把胡须,“下官认为,不宜移山,南山为根脉,陈州的根脉,如何动得。”
“既是如此说,那么本官倒是要亲自去南山,看看这根脉如何。”
周大人嗤笑一声,道,“大人乃万金之躯,南山山势陡峭,大人不便前去,免得到时候发生意外可就不是下官能管得事情了。”
“周大人,贾大人乃是陈州知府,这就是你与大人说话的态度吗?”说话的正是黄大人,“周大人未免以下犯上了。”
“难道黄大人不是?”范大人摸着八字胡,“贾大人毕竟是太过年轻了。”
“.......”
一时间议事堂里就听见几位大人斗嘴,贾兰安静的喝着茶,不予置词。
一下午就在这吵吵闹闹中度过了。
第二日,贾兰刚到府衙,门外有人来报,万永村的村长在衙堂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