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喝了一口鸡汤,“娘,紫英,我有话对你们说。”
“什么事?”冯紫英啃了口鸡腿,“娘,您别忙活了,快坐下。”
“娘,我打算和紫英成亲,您替我们选个好日子吧。”
李纨听到这话,点点头,笑道,“也是了,我待会啊,去卧佛寺让方丈给你们挑个好日子。”
“兰,兰儿....”冯紫英欣喜若狂,眼中迸发出光彩,“成亲...”
“怎么,你不愿意?”贾兰挑眉。
冯紫英也不管李纨在不在,亲了贾兰好几口,“哪有不愿意的,兰儿,我这就去准备。”
聘礼,彩礼,礼服等等一堆的事情都要忙活,冯紫英觉得整个人都亢奋了起来。
“等等,先把午饭吃完啊。”贾兰拽住精神异常的冯紫英,“吃完饭再去。”
“好,好。”冯紫英整个人神采飞扬,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大。
贾兰嫌弃的看了一眼冯紫英,伸手合上他的下巴,“你再这样,我可不要你了,傻瓜。”
“不行,你不要也得要。”冯紫英咽下嘴里的饭。
李纨笑着看着两个人的举动,心里也想着给两个孩子冲冲喜,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冯紫英从下午就开始忙活起来,婚服,喜堂,请柬等等,一下午忙的团团转。
冯绍天知道两个人要成亲,也是极力赞同。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这让冯紫英极为烦躁,这些繁琐的流程,两个人直接成亲就是了,怎么有这么多的事情。
不过该来的还得一步一步来。
龙凤请柬已经送出去,定为下月初二成亲。
贾兰和冯紫英还在府中商议事情,一道圣旨将二人召进了宫里。
冯紫英和贾兰面面相觑,自从醒过来后便再也没有去过宫里,递进宫里的牌子也被搁置了,不过皇上却是命内务府的人送来了不少补品。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位爱卿请起。”水瑜抬手让二人起身,“二位爱卿的身子如何?”
“微臣身子已经痊愈,谢皇上关心。”贾兰和冯紫英道。
水瑜道,“想来二位爱卿的身子也已经好多了,听说二位爱卿要成亲了,朕必定要添上一份贺礼,康维,将朕库房里的一对玉如意赐给他们二人。”
“是,奴才领旨。”
“微臣多谢皇上。”贾兰和冯紫英二人跪下行礼。
水瑜道,“二位爱卿乃是朕左膀右臂,此次掉入悬崖之事,危在旦夕,朕闻之心哀,幸好二位爱卿吉人天相,如今已经痊愈,又能为朕分力效劳,朕深感欣慰。”
“微臣惶恐,谢皇上关心,如今微臣已经大好在,自当为皇上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水瑜抚掌,“你们二人为攻下黄藩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朕都记在心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二品云麾将军....册封为正一品骠骑大将军,任职为正二品八旗护军统领。“
“奉天承运,皇弟诏曰,正四品钦差贾兰.....任职为正二品翰林院掌院学士。”
这圣旨一出,冯府和贾府门庭若市。
这几个月来,冯紫英和贾兰生死不明,宫里递的牌子也被搁置了,休养了这么多天,也没有什么消息,这些大人就各扫门前雪,这些日子贾府和冯府门可罗雀,不过这也让贾兰和冯紫英能够好好休息。
贾兰和冯紫英待成亲过后才任职,这些天贾兰和冯紫英闭门不见客,忙着成亲婚礼的事情。
就连贾兰和冯紫英的婚礼请柬都成了底下诸位大人抢手的东西,重金花钱想要一张请柬,参加婚礼。
不过冯紫英也没有吝啬,只要愿意来参加的人都可以参加,这次他要大办婚礼,给自己和兰儿一场风光的婚礼,他要向天下人宣布,贾兰是他的人。
六月初二,京城热闹非凡。
大街小巷之人都得知今日是骠骑将军冯紫英和翰林院掌院学士贾兰的成亲大喜之日。
若是错过了这场热闹,作为京城内的百姓,恐怕就没有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早早的,市井便开出一条无人通行的大道,静静等待远处的迎亲队伍。有的外乡人路过见识热闹便也凑了上来,来不及吃饭便在包子铺门口买了两个包子一面吃,一面张望着。
不谙世事的天真孩童手里拿着风车在人群中穿梭,不停的奔跑着,口中还不时传来如银铃般的笑声。母亲在后面追赶着,还不断嘱咐着,“慢一些,别摔着。”
柳树下几个孩子成群结队的围着树下,编着歌谣。
“俊郎配俊郎,龙凤又呈祥;俊郎配俊郎,姑娘哭闺房;俊郎配俊郎....”
只听远处,不知何人传来一声“来了来了,迎亲队伍来了!”
众人开始探头伸望,街上的人家都打开窗子观望。
远远地,一整队火红的人影渐渐清晰,像是天边的朝霞,一点点晕开,不断扩大,再靠近,照的人脸上眼睛里都是一派喜庆之色。
吹吹打打,一声比一声响亮。
周边的少女面浮桃花,多多少少幻想着自己成亲的日子,已经结过婚的女人,想起那时嫁人的日子
百姓翘首踮足,簇拥观望着这场仅次于皇家的盛大婚礼,虽然这场婚礼是两个男人。
队伍前方正中,两个男子骑着头戴红花的黑马,马上的男子一个英武非凡,一个温文尔雅,在一起却是别样的般配。。
冯紫英一袭红袍加身,头戴红锦玉冠,金钗端端正正的将男子乌发束在里面,整整齐齐,棱角分明的五官,一双朗星寒光眼一面叫人不敢直视,一面叫人忍不住窥视。
贾兰也是与冯紫英同样的红袍,眼角嘴角的笑意让人不禁沉沦,如沐春风。
那边喜娘在街道两边撒着铜钱,百姓们不断地在地上捡着,说着吉利的话祝福着两位i型内容。
随着队伍徐徐前行,一抬抬红花梨木打造的箱子,约莫有一百零八箱,让百姓见了瞠目结舌,这可要要花多少钱啊,恐怕在这一箱子东西就足够一家人下半辈子的生活了。
紧跟着轿子后面的还有一排排整齐魁梧的士兵,训练有素,只是不同的是那板正的脸上多了几丝笑意,今儿可是他们头儿的好日子。
有恰巧碰见这场面的外乡人忍不住咋舌,“这是谁家娶亲啊,怎么两个新郎。”
“是我们的大将军和大学士成亲。”
“他们可都是两个男人。”
“那有什么,你看他们多般配。”
“就是,大将军击退了几个国家,保卫我朝,大学士为官清廉,他们都是好官啊。”
百姓们边说边跟着队伍走,时不时的捡着铜钱,整个京城的百姓都在围观,一时间堵得街道水泄不通,就连冯府的门口都是一堆人。
冯府里摆了八十八桌宴席,前厅,后堂都挤满了人。
这里头坐着的都是达官贵人,随随便便拉出来一个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还有和冯紫英经历过生死的兄弟和花了大价钱前来的富甲一方的商贾,整个冯府挤得满满当当的。
一声新人到,众人都停止了交谈,都望向了门口,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