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地往回走,他开始有点嫉妒文修齐,他们是怎么认识的?竟然这般热络。
“婶子,茶水改日我来拜年再喝,三娘在家忙活不开,我先回去帮忙了。”
目送文修齐回家,李英兰扬声:“三丫,快来和娘一起贴春联!”
横批紫气东来,越看越喜欢,几个小娃不甘落后,用嘴吹干墨迹。
“阿奶~你看我们的写的如何?”
董花生一把环腰抱住,李英兰挨个仔细看。
“大家都好,全部贴起来~”
左厢房贴董花生的春联,右厢房贴李长生的,正堂屋贴文鹤写的,大门外是文秀才的字。
这下更有年味了,杨氏母女俩打扮妥当,她抱着一身火红新衣的妞妞走出来玩。
小姑娘发髻上有两团红色毛绒球,东看西看时,流苏会扫来扫去,妞妞指着大红灯笼嘻嘻笑。
李英兰正在洗山楂,准备自制冰糖葫芦,竹签一串五个果儿,再把糖熬化,冒小气泡的时候,锅就端离火灶。
放山楂果滚糖液,手指一捻竹签转起来,一圈糖衣就裹好了,没有糖纸直接放盘子冷却。
孩子们一起将盘子团团围住,流着哈喇子盯着糖葫芦不放。
李英兰自信她做的比外面卖的好吃,因为她的山楂果是空间产物,没有虫眼,酸甜适中。
到正餐的时候,小孩零食吃到半饱,看见大鱼大肉的时候,反而是没有太高积极性。
“开饭之前,先放炮仗!”
年夜饭前点炮仗,这是祖先传下来的规矩,董有森一马当先,揽下这摊活儿。
小孩子一窝蜂跟出去,很快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妞妞三岁的小娃,没有被吓哭,反而是咯咯笑,似乎知道这是喜事一般。
吃饭的时候,董家两兄弟极给面子,他们提着屠苏酒互相满上,边吃边聊。
双椒鱼头、干竹笋烧鸡、咸鸭蛋、荷叶蒸排骨依次端上桌。李英兰和方桂香两人忙得脚不沾地。
杨秋花用土鸡汤,先泡一碗鸡丝汤饭喂饱妞妞,这才开始吃,扒开荷叶一股清新的香气飘出来。
“娘,大冬天的,您上哪里找的荷叶?”
“这有什么稀奇?盛夏的时候,荷叶到处都是,那会儿采一些用水焯好晒干,能放一年。”
“荷叶不仅能做菜,沏茶喝也行。”
李长生插上一句:“还可以入药,去心火。”
李英兰眸中带笑,捏捏他的小肉脸:“你这孩子,现在三句不离医术药性。”
她家的孩子伙食跟上,每个人有不同程度的变胖,其中李长生的变化最明显。
李英兰不点出来,她觉得孩子正在长身体,以后长高了,抽条了,自然会瘦下来。
方桂香接连上三道素菜,凉拌三丝、清炒西葫芦、地三鲜。
董花生吃了一片莲藕觉得清脆可口,他索性把藕片挑出来全吃了,其他人一口没吃上,董有果挥舞着小拳头控诉:“娘!小花生他挑食!”
李英兰寻声而来,眨眨眼睛,看孩子意犹未尽地舔嘴唇,扬声:“单独炒一盘藕片。”
火房里的方氏搭腔应下,李英兰坐边上道:“在家就算了,在外头不许这样知道吗?”
“无论有多好吃,你要记得给别人留一点。”
董有森一把按住娘:“您忙了一年,先坐下吃饭吧,还有几个菜?让我媳妇去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