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暮春,雨水不知疲倦的下着,田野成片的绿,在淋漓中不失柔美。
雨势令天空连日阴霾,李英兰只得和董佳音在家,一起看她从空间里面誊抄出来的花语。
小姑娘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超出了她的想象,就着家里现有的花,佳音不厌其烦的念,好像要把所有花卉的花语全部默记于心。
李英兰在旁边感叹,有这样的屹立和执着,以后不愁做不成事。
佳音未来成年,找的夫婿不能将她埋没在深宅后院,默默凋零才是。
她发自肺腑的感叹,足矣一棒槌打倒绝大多数的古代男子,她想孙女这样沉静内敛,这样有主见。天下之大,一定会找到体谅佳音的男人。
外院传来声响,朝外探头,看见老二披着蓑衣斗笠小跑进来。
董有森利落的脱下斗笠放在廊下,又解开蓑衣挂在门口的衣架上,这才带着满身寒意走进屋。
“娘~儿子四处打听,给佳音找嬷嬷的事儿,有着落了。”
李英兰坐直了身,抿了抿唇,眼神专注的看着老二:“详细说来。”
几步朝女儿走去,坐在她身边,董佳音不偏不躲,给老爹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
董有森很受用,心疼这个话不多的女儿,捏捏她粉扑扑的脸蛋才道:“隔壁鱼井村最近有来了一位大人物。”
“据说她是宫里开恩放出来的老嬷嬷,在鱼井村早就没有亲人了,但她任然选择回乡落脚,安享晚年。”
李英兰一边听,一边剥香蕉皮,咬一口细嚼慢咽,她悠悠道:“听上去是位念旧的老人家。”
董有森又继续叨叨:“大家都这么想,鱼井村的村长十分看重这位老嬷嬷,想拿钱赡养她,后来被拒绝了。
“她脾气古怪,说要靠自己,为了挣以后的棺材本,愿意收徒弟,但是徒弟得她亲自挑选。”
听到此处,李英兰乐了,她若是如老嬷嬷这般挑肥拣瘦,生意早就做不下去了,更别说养活着一大家子人。
“想挣钱还要挑眼缘?我倒不如她骨气硬,不愧是从宫里出来的人。”
董有森嘴角一扯,像是用说八卦的口吻凑趣:“真让您给猜着了,鱼井村的小姑娘,几乎看了个遍没有挑上。”
“后来府城里的大户人家闻风赶来,她们的女儿倒是养得细致,但老嬷嬷说只住在乡下,想她教交,就送到乡下来住。”
李英兰了然:“金尊玉贵的小姐,岂会在乡野久居,这位老嬷嬷还真挑剔。”
不过她忽然嗅出了一丝不寻常:“别村的事情,你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
董有森尴尬的回避视线,他娘的侧重点转移得真快啊!
“呃……这不是户长吗?隔三差五的跟在我和大哥身后热络,我四处找老嬷嬷的事情,他随便一打听就知道了。”
“他放消息给你?董有森你现在是什么人都敢接触啊!”李英兰的脸色看不出喜怒。
“娘,我们有能干的妹夫撑腰,户长对咱家转变态度,既然有人脉,咱干啥不合理利用。”
李英兰洗耳恭听,不插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