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兰理所应当的点头:“时间比金钱还宝贵,在固定的时间把固定的事情做完,如果因为雇主导致工作时间增加,就得要加班费。”
“董有森你要记住一句话,人的一生有多长?50岁?100岁?时间是有限的,时间就是生命。”
董有森被他娘的言论逗得哈哈笑,又不敢反驳:“娘,我从来没见过能活过70岁的老人。”
放下花生,李英兰拍怕老二的手背:“你啊,去过的地方,看过的人和风景还是太少。”
“但是我今日一番话,你一定要记住,以后你上了年纪就能领悟。”
看着23岁年轻的脸庞,这要放在后世,也就出大学阶段,风华正茂的时候,该踏进社会闯荡了。
感觉今日聊了够多,老二不一定能完全消化,李英兰把人打发回去,自己也休息。
她不知董有森回到自己小院以后,正在一个人像个魔怔的呆子,不停回味着方才的聊天内容。
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
五月春暖,花红柳绿,草木繁盛,有了斑斓色彩的改茶村最是美丽。
早晨吃饭的时候,董有森正色交代。
“娘,我决定采纳您的建议,先在改茶村和鱼井村开始行商,晌午就不回家吃饭了。”
“好,有计划就好。”
将最后一口瘦肉粥喝干净,她去火房用昨日的剩饭炒一碗蛋炒饭,加点腌咸菜,再配上石灰粉加热包,给他带走。
老大照例去农田里守着,这就是空间田与现实田的不同。
空间田无论何物,种下以后不用再费心侍弄,顶多十天半个月,土有点干了淋淋水,过程只有一种一收,简单粗暴。
现实田则需要董有林和佃户们一起,卧肥、抓虫、锄草、斩根、分苗、浇水。
家里的八亩土灌水成水田,种稻谷以后,流程更复杂,灌排水、防治病害、追肥、烤田、夜间轮流守夜,总之还没收成的时候就很累人。
现实种田离不开人,李英兰看在眼里,她也不想老大一辈子被埋没在乡间走不进城。
当初招募佃户过来,也是希望培养出忠诚度,好解放老大的手脚。
一边想,一边将碗筷洗干净,外院传来动静,有人往内院走,方桂香脚步轻盈,面带急色。
“娘,知府大人找您说话。”
“找我?说了什么事儿吗?”擦桌布一收,李英兰放下衣袖,迎面走出去。
“您跟我进城一趟,为着小花生的事儿。”
临安,官府衙门后院。
这里是官吏平常休憩的地方,知府单独拥有一间正屋,类似后世的独立办公室,他旁边一间略小,是师爷用的,其他的则是衙役们休息的茶水间,没有什么陈设。
各屋们敞开着,全貌纳入眼底,李英兰头一次来这里,发现与审案的大堂不同,此地栽满了绿植,看起来没有肃穆的压抑感。
听见有人唤自己,她低眉顺眼的进屋:“民妇见过知府。”
“董老夫人免礼请坐。”
李英兰不敢抬头乱瞟,只能看见一角官袍衣袂。
蒋知府乐呵呵:“老夫人不必谨小慎微,许您到这里来便没有什么秘密。”
李英兰这才松了口气,抬头坐直,看清楚蒋知府一身官袍的样子,头顶乌纱帽,眉眼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