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兰心弦一动,三场拍卖会,珍宝阁竟然挣了五千两有余?也不知道有没有克扣,她倒不想查账,她有钱拿就行了。
店小二诉苦:“您家太低调了,住宅位置不好找,我昨儿送银票到饭馆发现关门了。”
“又向对面茶楼打听,送到紫云胡同,结果听文宅说,你们回了改茶村。绕了好几次才找到这里来。”
检查五百两的银票没有问题,她揣进怀里。从随身的钱袋子摸出5两,准确无误的抛给他。
“难为你找过来,还有三天过年了,回家过个好年。”
店小二大喜过望:“谢老夫人赏!”
年节以前,还能收到五百两的分红,李英兰十分高兴,她和方桂香,以及其他家人,都是头一回见银票。
等珍宝阁店小二告辞离开,她们把银票拿出来好生欣赏。
白薇目不转睛:“这就是银票呀!”
在这个朝代,银票是大额纸币,只分为两种。
五百两白银一张面值和一千两一张面值!
一两黄金等于十两白银,1两白银等于一千文铜板。
所以大额的白银用银票代替,就是为了方便携带。
董佳音歪头小脑袋看呀看,忽然惊疑。
“嘶!我见过银票的!”
此话一出,引来所有人的目光,大家听她讲。
“有次崔嬷嬷给我放假一天,我第二日去的时候,就在她家发现了这个,一模一样的银票。”
“到底是从皇宫里出来的人,积攒了丰厚的身家也不足为奇。”
李英兰追问:“佳音你没有盯着银票看吧?”
“没有,没有!”董佳音把头摇成拨浪鼓。
“那就好,崔嬷嬷的事情,你莫要打听。”
“好好的跟着她学本事即可。”
“是,孙女晓得!”董佳音很认真的保证。
这一茬揭过,晚上董家两兄弟回来的时候,又拿着银票欣赏,见了世面,再乖乖把银票交给老娘保管。
除夕前一日,李英兰给岑伯一家休假,让他们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再来上工。
岑伯很感谢董家,让他们跟着董家挣钱、沾光,儿子在作坊做事,老伴在宅邸做事,自己在老房子做事,董家很信任他们。
他每天回家就听老伴说在董家很清闲,两房媳妇们勤快,和她抢活儿干。
她没有在董家吃吃喝喝,陪着老夫人玩罢了。
李英兰说要给岑家发年终奖,岑伯说什么都不要,推辞了好一阵,愣是没送出去,只好换成食材药材等物送给岑家。
除夕这日,董宅张灯结彩。
这算是白薇生平过得最热闹的新年,婆家人亲切,不拿她当外人,她现在心是满足的。
老早给董佳音和婆母缝制了新衣裳。
今天穿的就是她的手艺,李英兰一身银紫色,董佳音穿着一身正红色,两个人上衫对襟处,绣着福字,裙摆边和袍袖口绣了一圈祥云纹。
方桂香则是用自己攒的工钱,给婆婆和两个孩子,各自打了镀金镶玉项圈。
大家打扮起来,颇有贵气。
做年夜饭,李英兰插不上手,方桂香带着白薇忙前忙后,她对白薇是越看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