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针绞线,从绣绷上拆下来一块绢帕,上面绣着一支茉莉花。
白薇如今的绣活已经不如佳音好。
但是白薇坚持绣,她绣花无非是因为佳音喜欢花儿草儿,她怕素净一张拿过去,小姑娘看不上不愿意收下。
琵琶声戛然而止,白薇说话。
“春天冷,感觉鼻子不舒服,就拿它擦。”
董佳音傻傻看着帕子上的白茉莉绣花出神。
绣花帕子给我擦鼻涕?
“在想什么?”
白薇推了推她:“是不是不喜欢?”
回过神,董佳音傲娇的不回答,将帕子收好。
李英兰没有十双眼睛,十双耳朵。
她不知道这对拼凑母女的私下互动,能切身体会到的只是她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只要老大家保持现状,老二一家相处融洽,女儿和赵远夫妻和睦,三兄妹互相扶持,她就算明日蹬腿,也没什么遗憾了。
这种念头只是随便想想就揭过了,她还不想早死。
晚上董有森风尘仆仆的赶回来,一家人围着吃酸菜鱼暖锅。
酸水点的豆腐耐煮,李英兰喜欢吃煮久了入味的那种,所以她的筷子朝嫩菜叶下,竖着耳朵听董有森说起在外的见闻。
“咱们临安两条主要河干基本疏通完毕,商贾之间都在流传消息,说蒋知府要颁布惠商政令,支持四个县城和府城之间走水运行商。”
“在四个县城和府城,一共修建五座码头。”
李英兰灵光一闪:“待真的修成,码头谁来管?大家见有利可图,岂不是要打破头?”
李英兰从前看过不少民国片,她知道码头为私人掌控以后,等于掌握了水运资源。
劳工只是便宜的人力,主要是大大小小的商贩,想要把货物远销,或者购入,必须给东家钱,东家维持码头正常运转,就可以躺着挣钱。
她的终极目标就是躺着挣钱。
要是蒋知府敢开放竞争权,她也想夺资格,有钱不赚是傻子。
只要她获得运营权,对广大的劳苦工人,当然好吃好喝的对待,让商人们心甘情愿的掏腰包。
李英兰的眼眸,散发着贼亮贼亮的精光,董有森见状就知道娘在动心思,想起自己也火热过,他不介意给娘浇一盆冷水。
“我回村之前先去了紫云胡同,姓陈那小子给我说了,咱知府要把码头攥在手心里。”
她还真就被浇了一个透心凉,很快就反应过来,蒋知府想用码头的收入,贴补衙门!
化被动为主动,这样他就不用对钱捉襟见肘,求爷爷告奶奶的朝商人伸手要钱了。
“蒋知府好计策!”
明白其中关窍,她顿时歇了心思,把注意力回归在吃饭上,董佳音夹了一块鱼肉放她碗里。
“阿奶!多吃鱼肉会变聪明。”
“嘎嘎~”李英兰心里有一万只乌鸦飞过。
没等李英兰开口说什么,就见董佳音一样夹了鱼肉放进她爹碗里。
“爹你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