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几个老头走了,李英兰问起靠山村废旧作坊是怎么回事?
毛二河年轻,有些事情不清楚,话茬被鱼井村长接过去。
“是从前崔家的作坊,他们迁居后废弃了。”
崔家?李英兰解去疑惑,浅笑点头。
“婶子,村学的先生有人选了吗?”
李英兰以为毛二河有合适的人选,便问他。
“你推荐何人?”
“婶子,您真会说笑,我唯一认识的读书门庭,就是您家!”
“要不然,请你家小秀才,给咱村的孩子说课?”毛二河顺口把话给绕回来。
“不合适,他太小,没有威信压不住人。”
“先生人选,我倒是可以去问一问文山长,你只管张罗盖房子的事情,有眉目了通知你。”
“好咧!”毛二河老实的答应,带着村长们离开。
家里有动静,在背书的董花生已经注意到了。
“阿奶!您要找秀才来村学教书吗?”
“秀才的排场可大了,我认识的几个人,家里都住上青瓦房了,整日呼朋唤友,出入酒楼,咱家可能开销不起。”
李英兰失声笑了,在他鼻梁上刮了一下。
“谁说我要找秀才教?鸿胪书院的夫子大多是童生,历任山长的功名不低于秀才,我没有打算压鸿胪一头。”
董花生大松一口气:“原来是找童生呀。”
“是呀,童生的学问,已经足够给村里这些小屁孩启蒙了,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若是无心学习,给他们识字的机会,配个状元当夫子,也不可能学明白的,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是提供保障条件,真正需要努力上劲的是孩子们。”
“只有孩子们想读书,愿意读书,不怕读书,才有机会改换门庭,像你一样,跟着学问高的人,见识不一样的人和事情。”
“嗯!”董花生觉得奶奶说得对,如果他当初中了秀才,真的说不想继续读,家人肯定不会逼迫他。
但是他也会因为自己的决定,失去一位好师傅。
董花生知道,蒋知府对他真的很用心,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
到了傍晚,老二一家回来。
看白薇和董有森从车上拿下来许多食物,董佳音在帮忙搬运,李英兰啧啧声。
“带回来的,比拿过去的还要多。”
董有森笑说:“柳溪村的亲戚们太热情了,实在推辞不掉,一直追着在马车后面跑,我实在没办法才收下的。”
白薇一趟娘家走回来,笑容挂在脸上,愈发加深,佳音在亲戚面前叫她娘了。
这和在家不一样,佳音第一次在人前叫自己娘,声音软糯糯的,很好听,她想多听几次。
正想着,董佳音就说话了。
“娘,大伯娘给狗狗拿的大骨头,我现在拿给它舔哦!”
“哦,好!”
白家人吃年夜饭,吃剩下的大龙骨,他们存起来留给白薇的狗子加餐。
其实过年这几天,一猫一狗食物丰盛,特别是狗子一身杂乱的白毛变成黄毛。
现在慢慢的被他清理干净,吃喝有营养,成了雪白雪白的颜色。
小猫咪玄色的皮毛,也开始柔软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