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竟不是他想的那样,也罢,就桑子舟那副德行,也没有这种花花肠子。
宋知县彻底松了心弦,文官的领头羊走了,其他小喽啰也不好多留,最后留下的人均是武官。
军营里最能喝的那位来了,千杯不醉,喝倒一大片,被赵远强行拉走,这才算完。
外院和内院的喧嚣依次落幕,李英兰这会儿已经在自己房间了。
今天陪饮了几杯,又多替女儿挡了酒,她现在真是昏昏欲睡。
简单的洗漱过后,她倒头就睡。
这会儿夜深人静,怕冲撞了客人的小白狗、小玄猫被圈起来一天了,终于被放出来。
宴席上吃剩下的鱼骨头、虾皮、鸭子骨头,此时被它们两只包圆了。
一顿胡吃海塞的填饱肚子,赵府才终于安静。
转过天,李英兰起了一个大早。
她想及早解决药材的问题,所以没有丝毫赖床,和白薇等人吃了一顿早饭,可把大家都惊呆了。
吃过饭,她表示自己想出门转转。
白薇接言想跟着去,李英兰当然不会同意。
她这趟出去再回来,想借机调研当地药铺的情况,酌情把药材合理拿出来,白薇跟着自己,等于随身监控,她还怎么操作?
随从也没带,她一个人背着手出门,先在城中闲逛了一遍。
这里没有蚵壳厝,多是石砖墙、青瓦房,也的确如女儿所言——做生意、卖食物的人少得可怜。
这里盛行与水果有关的小吃,其中有一项小吃把椰子汁熬成浓稠的糖浆,撒上炒过的劣质黄豆粉,用两根竹条挑着吃,算是最出名的。
李英兰买来吃了一次,觉得平平无奇。
在城中闲逛没有特殊的收获,李英兰就直接挨着药铺一家一家的进,不管门庭大小,她进门不看病,但看药材价格。
她发现本地的药材价格很贵,看诊不要钱,抓几副药就够人勒紧裤腰带。
偏偏就是在这种畸形的环境中,李英兰遇见一家面积不大的药堂,他们的掌柜愿意做善举。
每月的最后两天,这家百草堂门口就会竖起义诊的招牌,有病有痛的穷人,会挨到今天过来排队,说来也巧,今天正好是月末,让李英兰撞了个正着。
“看外伤的病患请站左边队伍,看内伤的病患请站右边队伍,大家不要挤,在天黑之前,都会看诊的!”
百草堂的小厮在维持秩序,李英兰觉得有点意思,知道简单的分流病患,增加了看诊的效率。
李英兰就在百草堂对面的茶摊坐下,看似是无所事事的打量,一炷香的时间,她就大致观察到了一些有效信息。
例如来排队的大多数男子,身上有残疾,或是腿、或是手,总之就是缺胳膊断腿。
而来排队的大多数妇人、小孩、甚至是老人,她们会默默无声的把位置让出来,让这些身有残疾的男子先看诊问药。
李英兰心里不可谓不震撼,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天灾人祸,为什么残疾的男人这么多?
她喝不下茶水了,结了账准备离开,刚起身就发现一名眼熟妇人过来排队。
不是别人,正是女儿被海盗抢走的牛葛氏。
“老夫人?我们又见面了!”
牛葛氏手里所拿的药材,正是李英兰送她的,赶上月末她过来排队,请百草堂的人制作成药膏。
李英兰食指贴在唇边让她小点声:“我路过此地,你知道我住哪里,还是缺它,再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