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下次问。”
14岁的董花生不再是弱不禁风的小孩。
他在读书之余,也没落下骑射的练习,所以这次安歇了一日,就大好了。
看见他生龙活虎的站在自己面前,手里已经拿着誊抄好的试卷。
“奶奶请过目。”
李英兰轻轻笑了一下,伸手接过随便看了。
“我一个老太太哪里懂这些?不过你得字迹,倒是比以前更苍劲有力,我家花生终于长大了。”
答卷的内容好不好,她评说不了,但字迹绝对不是违心夸奖的,旁边的董佳音歪头看。
顺便在自言自语:“我也一直坚持练字的哦,让我看看,哥哥有没有进步。”
其实有没有进步,她能不知道吗?
每次有家书过来,多半是她来念给的大家听。
董花生和李英兰都对她微笑,好像在等着小姑娘的点评。
“嗯,写得不错,就比我差一点点吧。”
她调皮的眨眨眼睛,语气里带着坏笑。
她的字如何,李英兰也很清楚,他们两个人的字体不同,所以没办法比较,这小姑娘怕是在拿董花生故意寻开心,给大家逗乐。
董花生当然不介意被妹妹揶揄,从小在一个屋檐下长大,不是亲生妹妹,也跟亲妹妹没差别了。
“是吗?那我还要再努力才是。”
董花生从容自若的接过话茬,好像真的不如董佳音似得,李英兰看着他们哈哈大笑。
她这一笑,其他人的笑容更加灿烂起来。
董家的好气氛,似乎能传到每家每户似得,午后殷平安去陈家送誊抄卷子回来,还跟李英兰提起,陈家很热闹。
怎么热闹了,就是人多,孩子多,外人看起来是一派家族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李英兰心里的那个陈家,还停留在初见的那一幕,一家三口带着老娘,简简单单,相依为命。
李英兰暗暗的叹气,不会对陈家做什么评价。
此时,殷磊匆匆跑来回禀。
“老夫人,甄府的甄公子过来了,他说想问问大公子的试卷誊抄了没有,他想拿回家。”
原来他也在关注这件事?
李英兰心下有了计较,甄挚的亲爹,可是货真价实,临安唯一走出去的进士。
何况在翰林院任职,就他看一眼试卷,董花生的会试成绩如何,可比蒋知府看得准啊。
“成,你去给董花生说一声,让他随我去甄府走一趟。”
重新誊抄太浪费时间了,若有心帮忙看成绩,当然是见面聊最好了。
董花生就这样被拉着走了。
一来到甄府,果然见到甄老爷,在一个人坐在树下品茶,好像在等他们似得。
先见礼李英兰就扯了一个借口,去花园闲逛,不和他们凑一堆。
免得甄老爷想教训不好开口,开口了她听着揪心。
谁又愿意自家孩子,被外人数落得一无是处?
她不知道甄老爷的性格,但若是真数落,她还什么都不敢说。
作为长辈她护犊子,她反驳,人家有真本领,也不会教董花生了。
让孩子们自己去面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