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在前,小道士殿后,又走了一刻钟,终于到了。
据云空介绍,这座山叫做隐仙山,长春观正好建在山腰处,地势较为平坦,视野也非常开阔,往西极目远眺,依稀能看到朱雀门。
不过这所道观是前朝才建起来的,前后加起来只有十几年,面积也小,与京城里的金仙观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每日来的香客寥寥无几。
云空说着便领着宗星樊三人来到主殿三清宫,请他们先在耳房内喝茶稍待,自己去通报真人知晓。
宗星樊在三尊泥像前溜达了一圈,大概知道了这长春观的规模。
连三清像都做得比泥娃娃好看不了多少,确实简朴,说难听点,就是穷。
可这种小地方,居然藏着一个“真人”?为免贻笑大方了。
宗星樊在蒲团上坐下喝茶,正盘算着一会怎么开口向云空打听黄龙洞的事,就见一个牛鼻子老道士,捋着胡子,朗声大笑着走进来。
宗星樊记得他以前去武当山游玩的时候,遇见一些有地位的道士,见客都穿着花花绿绿的法衣,可眼前这位却一身灰扑扑皱巴巴的粗布衣服,看起来邋里邋遢。
下巴上留了一圈乱蓬蓬的白胡子,围着中间一张不长不扁、不方不圆的脸;而脸的中间则是一颗大头蒜似的红鼻子,仔细看,鼻尖上还长了一颗令人难堪的火疖子。
唯有那双精神矍铄的小眼睛,满满的透着精明世故,能看出来是个脾气很好的老头子。
宗星樊差点一口茶喷出来。
这就是“真人”?
“今日居然来了位小朋友,少见少见,呵呵呵!”
老道士呵呵笑着朝他稽首,宗星樊跟着打了个哈哈。
“老神仙,敢问您的道号是?”
“呵呵,老道不才,人称一声‘紫霄真人’。”
“诶?我还以为长春观里该住个‘长春真人’呢!”
那老道士听后哈哈大笑,随后凑到宗星樊耳边悄悄道:“其实还真有,只不过长春子那老头被我赶到金仙观去了!呵呵呵!”
宗星樊看了眼旁边的云空,见他一脸无奈,才知道这事原来是真的。
只听说过占山为王的,没听说过还有抢人道观的?
总之这老道士可真够神神叨叨,奇奇怪怪的。
不过挡不住宗星樊喜欢他。
相处了没一会儿,他就感觉到,那老道士的性情,散漫中带着天真,颇有点老顽童的味道,着实有趣。
紫霄真人带着他在观里各处参观了一通,又回到三清宫,宗星樊说明来意,想要给母亲立个长生碑。
长生碑类似于在佛前供的长明灯,都是为活人或者去世的人祈福用的,只是更加环保,不用每日烧香点蜡,只消定期上香打扫即可。
老道嘿嘿一笑,“成啊!小朋友想在哪立碑呢?”
宗星樊一头雾水,“还能选地方吗?”
老道笑道:“那是自然,只要香火够旺,你想供到三清爷爷面前都行!”
宗星樊哑然失笑,这不就跟选墓地差不多?只要不差钱!
“行,也别太招摇,就给她老人家选一个干干净净、安安生生,左邻右舍不闹腾,人际关系不复杂的地方就行!”
“得嘞!那就偏殿吧,还有一块地方专门为王公贵族们预留的,保证人少地方大,让夫人住得舒舒服服的!”
宗星樊被雷得满头黑线,心道这老道士什么都懂,可一点不清心寡欲!宗星樊从袖袋里拿出在府上事先准备好的纸张交给老道,上面写着晏白氏的生辰八字和籍贯姓名等。
不料那老道士打开一看,惊道:“怎么是她!”
宗星樊忙问:“您认识她?”
老道士神情黯了一瞬,随后又呵呵笑道:“如果老道我猜得没错的话,小朋友可是国柱将军晏老爷家的大少爷,晏御风?”
宗星樊点点头,“没错,正是在下。”
老道退后两步,摸着白胡子将他上上下下看了两遍,又呵呵笑道:“不错不错,甚好甚好!”
宗星樊不明就里,“什么不错甚好?”
“小朋友可知这是什么地方?”
“隐仙山,长春观。”
“嗯,离此处再往上三里,有个地方叫黄龙洞,你可知道吗?”
宗星樊听他主动提起黄龙洞,高兴得直要跳起来。
“知道知道!我就是去黄龙洞找我师父的!”
老道士笑呵呵拉住他的胳膊,让他安静一下,随后示意云空、李柰等人出去。
老道拉他在蒲团上对坐,又慢悠悠给他沏上一杯茶,这才笑呵呵望着急吼吼的宗星樊。
“实不相瞒,老道与那黄龙洞主是旧识。”
“那你能给我讲讲我师父吗?说实话,拜师时间太久了,我也好久不见他了,都快不记得他什么样了。”
宗星樊找了个借口,套一套老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