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丰村有一习俗,准新郎新娘若都住在同村,成亲前三天,白天不得见面,晚上则要去河里同挑一桶水,把水烧热并舀起一碗,分作两半,一半甜一半苦。
两人共饮甜与苦,喻为同甘共苦。
因为有了水井,所以并没有去河里挑水。
周东在家人和村里邻居的围观下,从水井里打上来满满一桶水,随后脉脉看了孟湘芸一眼。
孟湘芸抿唇一笑,上前一步抬起水桶的另一边,和周东在大家的起哄下去了厨房。
水烧开后,柳三娘便在两只碗里分别放了三勺白糖和一点点黄色的药粉,据说那药粉是刘大夫提供的黄莲。
周东一左一右捧起那两只碗,先大大闷了一口放了黄莲的,一口几乎喝完,就剩碗底浅浅的一层,然后又喝了一口那碗甜的,只是这一口明显少得多。
孟湘芸觉得相公真是太贴心了,心里不由美滋滋的,毫不犹豫把那一点苦水干了,“呕”,太苦了!
忙捧起甜水猛罐,可把糖水喝完嘴里依然觉得苦。
这黄莲还真霸道,相公到底是怎么做到喝完一大口依然面不改色的?
“大哥,湘芸姐姐,快吃糖!娘让我给你们拿的。”如意举着两颗糖站在两人中间。
孟湘芸快速剥了一颗塞进周东嘴里,然后才给自己剥。
周东双眼亮得比夜明珠还要璀璨,他觉得就算现在喝下一整碗黄莲水,他也会觉得是甜的。
仪式结束后,程燕一手拉着冯棉,一手挽着孟湘芸,三人一齐回了家。
孟湘芸今天一大早就把东西都转移到程燕的新家去了,她暂时睡在冯棉的卧房,冯棉则和她娘亲睡一床。
……
冬月十七
周东和七叔公把早做好的衣柜梳妆台和小匣子,一一搬进新房,柳三娘和叶大梅两堂妯娌一起布置新房,把被子枕头等物件一一整理妥当。
叶大梅十四岁的小女儿周芬芳,对剪纸无师自通,熟练非常地在红纸上剪下五六个大喜字。
“婶婶,喜字剪好了,贴在什么地方?”
柳三娘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转头看了一眼,笑着称赞道:“芬芳剪得真好看!我们家芬芳真是心灵手巧,就不知要便宜哪家小伙子!”
周芬芳脸红如霞,“婶子,你别打趣我,我还小呢!”
柳三娘见她脸皮薄,也不好多逗她,“芬芳你就在墙上和衣柜上各贴一张,其它的就拿去客堂问你叔去。”
“知道了!”
柳三娘见她出去了,忙碰了下叶大梅胳膊,“你就没给芬芳相看相看?来年就十五了。”
叶大梅也是愁,“谁说没看?就是还没看到合适的,我就一女儿,自然要给她找最好的,不然我还真不放心。”
柳三娘点了点头,“那是必须的。幸好如意现在还小,不然我也愁!要找个知根知底相互看对眼的,还要婆婆脾气好不磋磨人的,最好还有点家底,到时嫁过去了不至于太累。”
叶大梅双眼瞪圆了瞅着她,“三娘啊,我现在才发现,原来你找女婿的要求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