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的是,陈思已经跟陈阳华坦白,且陈阳华也大致猜到了陈思与下蛊人之间的关系。
清夜这么一说,陈阳华彻底理清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清夜,你玩儿的这手段,我十五岁之后就不用了。”陈阳华冷哼一声,“接下来就看你能不能接得住我的招数了。”
“母亲,我们下山!”
“诶?”胡珍愣了一下,“……好!”
她从未见过生气的三郎,他一直都是笑呵呵的,周围人犯错也不重罚。
三郎这个样子,让她想起相公下放做地方官,因匪寇猖狂,青天白日就敢当街抢人,相公令捕快抓人,他提着刀,当街砍了匪寇的脑袋……那凶狠的眼神跟三郎一模一样。
“父亲,我要给陈阳华治病。”
陈阳华不配合的态度激起了舒畅的斗志,她没注意到清夜难看的脸色,只想一心征服陈阳华。
“你以后离他远一点,那个笑面虎,咬人从来都不叫。”
清夜留下一句话,转身回到寺庙。
咬人的狗不叫了,笑面虎不笑了,有人要倒霉了。
“三郎,我们还没有查到当年的事与清夜主持有关,你与他过早交恶没有好处。”
胡珍怨过大悲寺,也怨过清夜,不过歹人没有抓到前,还没有切实的证据说明他与三郎的病有关。
“母亲,日后不要再来大悲寺了。”陈阳华没有回答母亲的话,“麻烦您严令府中女眷不要再踏足这里!”
他吩咐陈思去做些事,很快大昭寺就会变得臭名昭著,女眷远离这里才是最好的对策。
“三郎,你到底……”
“母亲,你很快就知道了。”
胡珍确实很快就知道陈阳华做了什么。
汴梁城谣言四起,说大悲寺主持有八儿、八女、三十六个孙子;说大悲寺主持之所以年轻是因为采阴补阳;说大悲寺主持采补的女子需在十二三岁,豆蔻年华效果更佳。
诸如此类的言论传得有鼻子有眼,好巧不巧,猎人在大悲寺后山设置陷阱的时候,挖到了一座白骨墓。
经府衙仵作验看,均为十岁左右女孩的骨头。
这下清夜满身是嘴也说不清。
府衙派人搜寺庙,在地窖中发现三个还活着的女孩,精神都有些不正常,见到男人就尖叫。
和尚庙里怎么会有女人?
百姓不用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捕快押解大悲寺和尚进汴梁,百姓手里的烂菜叶子、臭鸡蛋、石头都不够砸了。
清夜端坐在牢车中,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内心却如同热油滚肉,火烧灼心。
传言夸大,却有部分事实。
他确有一女,取名舒畅,是老来得女,他格外宠爱。
至于舒畅的母亲,是他买上山的娘子所生,因年岁太小,生下舒畅便死了。
大悲寺修的是大乘佛教中的欢喜佛。
清夜为了筹集盖寺庙的银钱,不得不入乡随俗,宣扬自己是守清规戒律的和尚。
几十年过去,无人发现大悲寺的秘密,一下子被陈阳华掀到了台面上,百姓的反噬尤为严重。
他现在之所以还能这么稳当,是因为他知道……有一个人会来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