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枫还是第二日才看到钟婶子和她那个妹子。
那是个看起来比钟婶子要年轻些的妇人。
据钟婶子介绍,韩子枫知道了她姓陈,就叫着陈嫂嫂。
陈嫂嫂人显得有些拘谨,只跟在钟婶子身侧,韩子枫问一句她答一句。
昨日夜里下过一场雨,外头地都没干。
陈嫂嫂进来时韩子枫就注意到了她一手抱着臂,眉头微蹙的模样。
“是手臂又痛了?”
她问。
陈嫂嫂点点头,眉头丝毫没有舒展开的意思:“都是老/毛病了。”
韩子枫细细地问了几声她的症状,一切脉观察,确定了她就是刚生了孩子受了寒气,落下的月子病和风湿。
一听“风湿”,陈嫂嫂的脸色一白,忙问:“小大夫,我这病能治好不?”
既然韩子枫让她来了,肯定是心里有点把握的。
她的风湿发病规律,痛处基本又是定点,痛起来人冷汗都能逼出来。遇到寒气疼痛加剧,反之减轻,韩子枫便就症写了副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的药方。
但陈嫂嫂看到韩子枫一写药方,原本就皱起的眉头更加紧蹙了。
她迟疑道:“小大夫,我这病……能不能少吃些药?”
“之前的大夫也都给我开的药方,让我煎作药水。但吃多了,人就有些反胃,实在是喝不下去。”
陈嫂嫂面露难色看着韩子枫。
韩子枫想了想,点头道:“能,但是吃药还是得吃点,毕竟口服和外用比起的话,口服更好。”
解释着,韩子枫就将药方修改了一点,增加了温经散寒的泡脚中药的配方。
韩子枫将药抓给了她,陈嫂嫂连声道谢。
一旁的钟婶子有些惊讶:“就这么就好了?”
陈嫂嫂的月子病持续了这么久,一直都没得到很好的控制,韩子枫仅仅开了几副药就说能调理好,着实让人惊讶。
韩子枫答:“嗯,其实很多痼疾的治疗难度都不是很大,主要是因为没人敢用药,没时间好生温养,也没人敢承担治不好的责任,这才导致越拖越难治。”
“在我这里,病只有绝症和非绝症。只要不是各种癌症晚期,基本好生温养着都能好好生活。”
韩子枫的话说得钟婶子与陈嫂嫂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了惊讶。
如今这时代,可没人敢说这样的“大话”。
陈嫂嫂家里忙,今日又是私塾放假的日子,便匆匆回去了。
钟婶子倒是留下来在店里帮了点忙,逢人来抓药她就跟人摆韩子枫的医术有多厉害,人不可貌相等等。
说得好些人都立马坐下来看诊了。
暮色低垂,韩子枫将“暂停看诊”的牌子挂出去后,搬了个板凳坐在医馆外头。
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思考着医馆能不能有什么创收副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询问,韩子枫知道如今这朝代的医馆多数都是只卖药材提供抓药,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医馆才会提供坐馆看诊的服务。
同时诊费高昂,很多家里清贫一点的人家生病往往都只愿意挨着,不愿意去医馆看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