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解决这种问题,不仅是降低诊费能解决的,还得想一个贫苦人家得了病还能吃上药的法子。
韩子枫难得的迷糊了。
“姐姐,你在干嘛?”
竹词突然歪头,伸出个脑袋盯着韩子枫。
韩子枫被她这样子吓了一跳,拍拍胸脯顺势就将自己的思考说了出来。
她又道:“若是能做各种中成药就好了……一次做了量多能降低价格,还能治病。”
韩子枫小声的话语被竹词听进了耳里。
她眨眨眼,问:“中成药是什么东西呀?”
韩子枫答:“是一种经过炮制以后的中药,相比看诊抓药,会不灵活一些。”
说完这话,她的眼睛突然一亮。
对啊,如果患者购买了对应症状的中成药,不就不用看诊了吗?
虽然现在做不了汤药类的,但膏药和各种蜜丸、糖浆是能行的啊!而且汤药做不成,还能提前抓好常用的药包,到时候根据患者的病症,卖药包不就成了。
韩子枫的脑海登时清明了起来。
她当即抓了十多包治疗感冒的药包,尽数包好后交给了竹词。
因着看诊需要耽误韩子枫很多时间,其他时候外头的患者抓药都是竹词来负责的。
她在唐崇旺的教导下会识些字,患者拿来药方就能按照药方抓药,这么饿几天倒也是熟练了起来。
韩子枫将人拉过:“这几个药包是拿来售卖的中成药包。若是有患者来抓感冒类的药,又没带药方时,你可以问问他们愿不愿意买药包,每份十文钱……”
将药包的功效与治疗对象说清楚后,韩子枫就到一旁去琢磨该如何炮制膏药和蜜丸了。
而在竹词的注意下,隔日那些药包便卖出了一半。
如今正是季节交替的时候,很多抵抗力不强的人都得了感冒,是以韩子枫做出来的药包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她的药包价格不高,一份里基本有三天的量,患者拿回去按照叮嘱的煎药便基本能痊愈。
很快,韩子枫的那些个药包就在各大医馆传开了。
“这药包里头不都是寻常的药材么?她怎的就卖那么低?”
安西县最大的医馆,仁寿堂的掌柜听闻石子巷某家医馆在卖药包,效果还十分好时,立马吩咐着小厮去卖了一份回来。
结果一打开,里头都是寻常的药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仁寿堂掌柜当即就皱起了眉。
买药包的小厮没走,站在一边,殷勤道:“掌柜的,小的问过了,那些人说是不用看诊就能抓药,而且药包又花费低,就愿意买。”
“而且听那抓药的小姑娘说,他们的药包基本药到病除,比很多看诊抓来的都还要灵呢!”
小厮的话没有夸大,但听在仁寿堂掌柜耳里就变了个味。
他盯着摊在桌上的药包,架势愣是像要把药包盯出个花儿来。
半晌他才皱眉到:“不、不行。若是让她这药包这么卖下去,我们的生意绝对会被影响到。”
小厮一听,当即挺直了背:“掌柜的,要不要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