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抚州告急,永宁王朱慈炎被杀,逃窜出去的江西巡抚邝昭被活捉,他们把邝昭押送到南昌城下,欲以暂代江西巡抚之权,当众审判邝昭。
全城上下纷纷震动,这封写得如一封邀请众人赴宴饮酒作乐似的,十分轻松,言辞之间还充斥着几分调侃。
可调侃之余无非是在讥弄嘲笑这些守城之人,金声桓还在信上写:“得知城中乃是湘军之首,凤阳总督岳大人时,不胜惶恐,届时务必莅临城下,邝昭这等弃城而逃的叛徒,人人得而诛之。我愿为大人手中刀,当众审判他。”
岳昭看了看,然后递给了邝记方,后者神色清明,并没有岳昭想象之中那样的震动和悲恸。
岳昭稍稍讶异,随后释然,不管他是不愿表现出来还是因何事所以如此冷静,岳昭都不能大胆放心的将他继续放在身边用了。
道理很简单。
三国时期,曹操跟袁绍打官渡之战时,持久不下,有一次忽然打败了淳于琼的部队,为了打压袁绍的气焰,就下令让人把俘虏的一千人鼻子给割了。
这一割完,才发现了昔日同僚淳于琼,曹操有了点恻隐之心,本来不想杀他的。结果许攸就告诉曹操,这个人必须要杀。
曹操就纳闷了,为什么呀?许攸就告诉他,这个人以后一照镜子,看到身体残缺,鼻子没了,必然会在心里憎恨你的。
于是曹操给淳于琼杀了。
所以说,人心说来说去就是这点东西。
今日邝记方尚能如此冷静,焉知哪天会不会把仇恨转嫁到自己身上。毕竟岳昭是压根没打算出城组织什么救援之类的。
岳昭心里有了计较,却在这计较里悲哀的发现,在这个时代里,纵然有豪气云天,肝胆相照,可他却越来越小心防备着身边每一个人了。
无论他们本心是好是坏,岳昭都会做最坏的猜测,心中有一个准备。
岳昭轻轻抿了一口茶,轻声不语。一旁的邝记方也低头不说话,这两人的安静让其他人有些惴惴不安。
石太平看完后,淡淡的进言:“不过是戏弄我们的一种愚弄罢了。此前江西巡抚邝昭就已经解印而逃,职务也自动解除了,大人尽可以不必理会。”
座下几人纷纷瞅了石太平一眼,谁不知道最近邝记方与岳昭走得近,况且岳昭还几次表现出了一副颇为依仗的样子。
谁知道岳昭心里怎么想的,万一还想要宠信邝记方,石太平此举岂不是光明正大的得罪了红人?
而邝记方就算此刻不说,日后会不会发作倒说不准了。
众人心里如是想,每个人都尽量的保持着安静。
岳昭扫了一眼他们,看到他们眼珠子提溜的转着,就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了。
果然,权力到了一种地步以后,任何原以为忠心不二的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顾忌,这些顾忌让他们不能也不敢说真话,说实话。他们不能完全站在上位者的角度上,指挥上位者。
因为,忠言逆耳却被上位者嫌恶的例子太多了。
岳昭轻叹。
石太平仿佛没有注意到任何的眼光和怯生生的打量,他继续说着:“大人此刻,应该加强练兵,若城下之人有丝毫冒犯之处,便可在城墙上压制他们几下,提高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