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恢复以后,同时倭寇与清廷两方的压力也小了一些,岳昭更多的精力开始放在了政治上。
他与朱明恒亲自参与了殿试策问这一轮,通过会试的学子们将亲身与帝国的最高层进行直接对话,有问有答,考官分别通过回答内容以及表现来评定分数。
曾经岳昭看到过宋濂的一句感慨流传下来,是这样说的: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
这句话简直将八股文考试之下的学生们形容的惟妙惟肖,岳昭初时阅读上没有感觉,然而亲自面见之后,感触颇深。
不过这毕竟是其中的一部分。
岳昭不止面见了殿试的考生,甚至就连通过会试,而殿试落榜的考生也见了一见。
如果说,殿试的考生,两目瞪然可能是十之存一二,那么会试的考生就是十之四五。
这种场面,令岳昭感到无比的悲哀。
国家急缺人才,岳昭也不好挑三拣四,他细心的留意了每位考上来的学生,一般来说,能见到他们的考生,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
哪怕就是一个会试考生,含金量也远比后世要高。
他花了四天时间,挨个进行交流,大致了解了性格以及能力。
邝记方将茶水端了上来,问:“怎么样了?”
岳昭摊了摊手,发出重重的一声叹息,没有说话,却无声胜有声。
邝记方道:“其实这么三言两语,或者一道题,也很难看出考生的真正能力,你也不要悲观,毕竟停了这么久,重启第一届科考而已,往后会越来越多的。”
岳昭道:“这么一说,倒也不是一无所获,四日以内,发现了两个水利方面相当了解的人才,还有一个是对农地感兴趣的。这都是千金不换的!”
邝记方笑了笑。
“还有,我看今天宫里又进了一批人?”岳昭随口一问。
“我已经与成安移交了宫务。”
“这么快?什么时候?”岳昭本是想起来了,随口一问,没成想却是问出了个独家消息来。
邝记方若无其事的说:“半个月前吧,当时突然,你在忙,我想着早晚要如此,便移交了。”
岳昭抬起头来,想了一会,这才不咸不淡的说:“成大人果真办事利索。”
邝记方微微抬眼,道:“如今有成安在,咱们也能少了很多烦恼,毕竟在办事上,他没有一点含糊。跟荀伏年与怀芳也一直相安无事,幼帝在宫中久居,日常用膳包括生活用度都是一项很耗费精力的工作,需要细致得不能再细致。成安这么多年,从未出错。”
岳昭眯了眯眼,却说:“他干的不错,我是知道的,只是却不能放任如此。就怕有一天,咱们都控制不住了。”
邝记方微微一叹:“凭大人定夺。”他知道自己说什么也没用了,不过他也相信,岳昭不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跟成安闹开。
别看只是成安官职不过如此,然而他久居深宫,自身的职责完成的尽善尽美,方方面面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这都是极为不易的事。
毕竟用人艰难,哪能在一时间再找出一个顶替之人来?
岳昭轻声道:“请成大人来一趟吧,刚好叙叙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