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客栈。
“呵,抢?少林那群和尚又不是废物,那少林派自百年前就名扬四海,武功贯绝天下,寺内更是高手林立,岂是你说抢就能抢的?”一白头老翁驳斥道。
听得此话,银面人拍桌而起:“寡修老儿,你是欺我鬼面门无人?”
那白头老翁倒是平和地说道:“老朽并非此意,只是你派再有人,孰能打得过千佛那老和尚?”
独眼男子见状,连连调解道:“二位勿吵,列位皆是武林德高望重之人,那水生旗乃号召武林的圣物,应当交由我们各大门派公平竞争。”
“薛掌门此话好笑,水生旗既落于少林之手,要见一面尚且难于登天,谈何公平竞争?”银面人道。
独眼男子道:“不错,正因如此,今日才叫各位来此议计。”
“议计?有何计可议啊?”
“不瞒各位,薛某已有良策了,只是需要各位掌门配合…”
……
少林寺内,钟罄之音回转不绝。
大殿内,供着三尊佛像,佛像下,三位身着袈裟的长老围于一处,三人中一人颇老,白须垂地,手持佛杖,正是少林内阁大长老,法号千寂。
第二人看起来年轻许多,同样是手持佛杖,乃是少林内阁二长老,法号千俗。
第三人则是少林内阁三长老,法号千化。
“阿弥陀佛,本寺找到那旗的消息已经传入武林,想必日后会生出不少麻烦。”大长老千寂说道。
“是啊,我少林不参与武林争纷多年,此事必会将少林重新卷入武林纷争。”千俗应道。
三人摇头叹息间,一沙弥慌忙地冲入大殿:“长老,有大事要报!”
千寂见小沙弥如此慌忙,问道:“何事旦讲!”
小沙弥承上一叠黄卷宗纸。
“这是何物?”
“禀长老,此物乃云玄派、尼派、鬼面门、寡欲宗、沙凉派等帮派联合上书我少林之信函,使者来报,说他们欲庆祝少林得水生旗,以召开个‘鉴器大会’。”
三位长老听罢,无一不惊,接过那书卷后,唤退了沙弥。
那千俗接过信函,通扫了一番,摇头道:“这哪里是上书?分明是欲加相逼!若我少林不愿,这些帮派定会硬抢,众派齐扰,少林恐怕免不了一劫啊!”
“是福则非祸,是祸岂能躲?只望佛祖能保佑少林了…”三长老千化叹道。
千寂略加思索一番,再次唤来小沙弥,竟开始写回书。
“三月既望,诚邀各派于少林相聚…”
千化见此惊道:“师兄此意何为?这是要引火烧山么?虽说我少林弟子众多,还有师祖镇山,但若是众派齐来,恐怕也难以应对吧。”
千寂淡然说道:“莫忘了还有师祖至交,有他在,亦可保少林。”
随即,千寂、千俗、千化三人互视,不约而笑。
……
逍遥山,中原名山。
逢得江南三月,正是“灵鹫与天凤比高,青松与野珍争劲”的丽景。逍遥山上,住的正是江湖名派——逍遥派,而白绪愁则是其掌门人。
其实,掌门一位置,是白绪愁受前任掌门人之托接下的。
当年,白绪愁带着白仇出了雪域,来到江南隐居,意外与逍遥派前掌门结识,关心甚好。
可惜天妒英才,前掌门恶病缠身,仙游前不忍门派基业及众多弟子,于是将逍遥令传给白绪愁,这才安然驾鹤云游而去。
白绪愁自受托来,精心治派,终使逍遥派成为天下名派。
“爹,我回来了。”一少年快步走进派内,少年正是白仇。
“你一天可别光顾着和江卢那小子游山玩水,上个月给你的《逍遥纵剑法》学的如何了?”
白仇听罢,立马摆起架势,以指为剑,出、转、刺、御,无一不是娴熟无比。
虽是如此,但作为一代掌门的白绪愁还是一眼看出破绽,只是轻出一指,便直逼向白仇咽喉。
“仇儿可知,若此指为真剑,我为敌人,那你早已没命了。”
白仇将指移开,堆起笑道:“知道了,我再厉害,哪有爹您厉害啊。对了,爹您桌上那卷纸是什么啊,怎么见您一直在看它,莫不是什么武林秘籍?”
白绪愁见状,将那卷纸收入袖中:“且练剑去!”
见得此状,白仇低下头,只得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