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周氏,大家都有些糊涂。
李易是妾生子,这个身份成年后,一般也当不起老爷的称呼,更不用说从豪横的官差嘴里毕恭毕敬说出来。
要知道就算后世社会开明了,老百姓见了警察还怕三分呢,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对官差的怕是生在骨头里的。
李家就是农村普通富户,在官差眼里顶多算一块肥些的肉罢了,怎么今天忽然对李易客气了?周氏这些人都疑惑的看向李易。
沈媛却是怕的脸都白了,抓住了李易衣袖。
李易也是第一次有人称呼他老爷,倒是感觉有趣,淡定问道:“我就是李易,不知道两位找我有什么事?”
两个官差赶紧拱手施礼:“大老爷昨天就听说您回来了,今天差我俩过来是和您通秉一下,我家老爷中午时候,要过府来拜会您。”
“啊?”李家所有人都蒙了:县太爷要来李家?
还拜会?县太爷要见谁,知会儿一声,谁敢不立刻去?李家从老祖宗那代就没得过这个待遇吧?怎么担得起拜会这两个字?
李易倒没有什么感觉,随口道:“好,那你回县尊,就说我在家专等。”
两个官差告辞去了。
李易有些不好意思的对目瞪口呆的周氏道:“大娘,您看——我今天就不方便下地干活了。”
周氏如梦方醒,慌忙道:“当然不去!县太爷要来拜会咱家,这是咱家祖坟烧高香了,还下什么地啊。李昌你赶紧去请二爷过来,让他主事。李盛你去集上张罗菜,春兰你赶紧擦抹门窗桌案。今天咱都别顾着地里了,让麦客们自己干吧。”
周氏风风火火的安排着各种事,只有李易没事,暗想县令李川消息可够灵通的。
原来李易前日回来,便被当做佛法救命的奇迹传了开去。
知县李川知道这个李易是薛通的弟子,得巡抚张泽看中的,还听说张泽每次去庙里都要找李易下上两盘棋。
这样人虽然是自己治下小民,可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是有能力在上司面前美言几句或者下药的,必须得殷勤招待。于是他派了两个衙役过来打个招呼,摆了低姿态过门拜访。
这时老太君也拄着拐杖出来了,急切问李易原委,李易只说和县令是在寺里相识的。
李老太君是见过世面的,见李易举止淡定,不肯多说,也就不多问,就是对这个孙儿有些莫测高深起来。
李笠很快就来了,李家就李笠一个知书懂礼的,必须他来掌舵。
中午时分,知县李川带着几个随从来到李家。李笠带着李易,早就迎在村口。
李笠先上前见礼,李川回了礼,拦住迎客的几人下拜道:“我今天是和李易的私谊前来拜访,大家不用拘礼。”
李笠几人只好作揖。
到了李家,知县先给老太君行大礼,慌得老太君连忙闪避。
李川道:“李易的老师是我的座师,论起来我和李易是平辈。您是李易长辈,也就是我的长辈,给您磕头是应该的。”
老太君坚决不答应,李笠道:“您是县尊,老太太信佛,万万不敢受贵人大礼,怕折寿呢。”
李川只好行了鞠躬礼。
李川又问李易哪个是娘亲,李易拉了娘过来,李川上前见礼,沈媛也慌得避在一旁。这父母官年龄虽然比李媛要小,李媛也不敢受县太爷的礼。
奈何李川坚决要给沈媛行礼,沈媛无法,只好偏了身子,受了半礼。周氏那边李知县理都没理,知县的礼也不是随便哪个百姓都受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