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水镇有横竖几条悠悠古巷,北方叫街道,街两旁都是明清古建筑,青砖黑瓦旧砖墙,老树旁老屋透着古韵,女人梳子状房顶弯曲着诉说着古老故事。提到浆水镇便联想起滋味闻名天下的浆水面,浆水镇竟然没有卖浆水面的饭铺,浆水镇和浆水面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浆水面的汤底是用浆水做的,因此叫浆水面,到浆水镇去找店家买浆水面,是要被嘲笑的。但是浆水镇售卖一种好吃的面,叫酸汤面,滋味酸辣,喝一口飘着葱花芫荽的咸汤,吃一口酸里带劲道的面,能感觉到一丝心里暖意。酸辣浇头的酸汤面外人开始吃不习惯,然而吃着吃着便上瘾。
浆水镇酸汤面传到其他城镇可能被以讹传讹变成浆水面。浆水镇酸汤面有个来历,传说在明朝初年时候,因为北方地区传染瘟疫,到处荒无人烟,浆水镇里只剩下四户人家,后来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陆陆续续迁来一些,其中一户做豆腐,他们家祖上用剩下的豆腐渣泡水,等豆渣水变酸再用它煮面,酸酸的令夏天肠胃大开,这种酸水别处叫浆水,用浆水做的面,可能是浆水镇避讳,都不叫它浆水面而是酸汤面,外地人每次把酸汤面说错成浆水面,浆水镇人每回都不厌其烦都得纠正错误,既然浆水镇人爱吃常吃,酸汤面被不明真相外地人叫成浆水面想想倒是顺理成章。
浆水镇风景如画周围良田千倾,浆水河像是滋润两岸河畔土地的母亲,细流像血管渗透进待浇灌的土地。浆水镇有三户大地主,刘凌志,庞敬镰,还有李拱月,李拱月算是半个浆水镇人,很多年前他老奶奶是浆水镇嫁到襄城县城。李家祖坟原来在浆水镇北边八十多里邻县,从邻县到口外赶着骡子牛羊三天就到,那里风沙大地里不长庄稼,但是牧草长得好,水质差不养人,男人女人都面带着一股黑气。浆水镇一带小平原盛产苞谷、荞麦、小米、棉花等粮食,能把人养的白胖壮实,李家祖宗自这里往口外倒腾粮食,往关内倒腾牲畜做生意发家,前两年看上浆水镇几十垧风水地,便买下来将祖坟迁过来。镇里土地基本上都是他们三家的,他们三家都在襄城县城有宅院,县城生活便捷,基本上什么稀罕吃喝都能买得到,买口大烟抽都便宜。
刘凌志和庞敬镰基本靠地租,他俩在县城生意买卖不多,李拱月跟他们不同,他的荒偏地除了租给少量佃户,更大片都是撂着不租,他在县城经营着祖传生意买卖,买卖虽多都不怎么赚钱,基本靠老主顾维持生意,赚钱主要靠着襄城县城周遭小煤窑。
浆水镇此地风雨重,房屋损坏很快,平时都需要木匠和泥瓦匠帮着维修房屋,本镇几个工匠都是小打小闹,没甚么威名,甚至是半路出家摸索着帮地主干活,一座精美老楼阁拆了装装了拆研究其中木器构设机关,最终毁掉。一般工匠看东家意愿,预备木料和土料,工钱半年结账,或者是两年结帐,好好一座明清老房子因为维修,倒是缩短了寿命,邱木匠是镇里数个木匠里技艺最差的,一直闲着在镇里破房炕席上躺着,只要是东家要他做事,他必须磨磨蹭蹭两三天才能去,这期间必然要捻土香敬神,舍不得提前去糟践此机遇,像是对待终身大事娶媳妇般慎重,捧着做事记账本步子极其细碎,等到了东家只恐表情不够谦恭,言谈举止不够得体。
浆水镇里拥有最多土地的地主是刘凌志,其次是庞敬镰,李拱月也拥有不少镇里位置偏僻的土地,传闻准备购置更多地。李拱月前些天来,沈文茂家媳妇钱鉴芝正要生孩子,她在炕上打着滚哀嚎好些天生下个男孩,沈文茂听到接生婆报母子平安,喜孜孜从脖上取下拴着“乾隆通宝”的红绳给孩子系上,产子愈痛母愈亲,若是毫无知觉生产,孩子养着养着便轻易送人将来变成两姓人家,她媳妇钱鉴芝是个例外,反而因生产痛苦怨恨亲生孩子不疼母亲,随即夫妻俩给孩子取小名叫“乾宝”。
家里添丁是喜事,孩子过满月自然得请亲戚朋友吃吃喝喝热闹热闹,亲戚沈文盛应邀去随满月礼,中午吃的是白菜炖粉条,里面夹带着点肥肉膘,北方也叫粉条菜。沈文茂家给孩子过满月喜事一直忙到半夜才散,如此超“规格”招待,既显示他家里稍微有些家底,不是很穷请不起乡亲吃饭,又显示他对自家添丁进口的重视。
等孩子过完满月,沈家孩子乾宝总害病,沈文茂请神婆二妮她娘来看凶神在哪,神婆说是鬼神作祟,孩子命中犯小人,也没什么特别能破解法子,一直犯到死掉为算,但是沈文茂不相信,坚决要给孩子破解破解,神婆祈祷罢神灵道:“孩子生的时辰确实最赖,一年三百六十六天每天有二十四个时辰,每个时辰又分四刻,四刻再分早中晚三候,沈家少爷出生在最赖的日时刻候上,这日时刻倒是不跟性命纠缠,但是生错候孩子性命就没得救,一辈子命中犯事,不是大事就是小事,若是日时刻候都生错,那么就是死刑命,早晚都得一命呜呼归阴,俺这种能请神的婆娘只能祈求神佛暗中保佑他长命百岁,别的忙帮不上,不是不肯帮忙,而是神佛旨意不愿,也请沈先生多替孩子积点阴德。”沈文茂哀怨问道:“那俺多请些道士和尚做些法事,再多少烧点纸钱,不知道能不能替孩子去掉灾祸?”神婆摆摆手道:“命是胎里带来的,不是按照善主所说轻易能改变的,要是真想让他平安长大,每年要三百六十场法事镇住,也就是说每年只有五六天是他不会丢命,这时候倒是能随便他肆意玩耍。”
沈文茂跪拜结束爬在地上悲哀叹息,心里便质疑起神婆话的真假,半夜突然披衣服坐起大喊救孩子,疯魔般抛掉香龛不愿意再信神佛,往后只能信孩子自带的命硬,他出屋跪在院里琢磨能不能拿全家大人阳寿性命替孩子压住祸事。虽然千般虔诚,隔数天孩子依然发起癔症,大人也病恹恹的没精神像大祸即将临头一般,他恍然大悟,赶紧重新摆起神龛供奉,磕头认错。他万般无奈到镇大树底下打听到多嘴的人说不如请算卦厉害之人来破孩子的八字宿命,若是能破,孩子性命或者有救。他数出银钱递给算命馆,按照算命李铁嘴的要求,沈文茂把孩子生辰八字仔仔细细工整誊写在红纸上,李铁嘴拿起桌上乾宝的八字,摇头晃脑掐指算个遍,郑重其事说孩子命中犯劫,且是万人无一的死刑破命格,即便能活下来,将来也是要被砍头的。即便遇见贵人相救不被砍头,恐怕得颠沛流离充军发配,势必将来活的很艰难,若不想法破解,一生基本跟富贵无缘。沈文茂听信算命先生铁口直断,抱起孩子缓缓下跪,红着眼眶道:“救命先生,你不能见死不救,给破破吧,孩子是俺的命根子,如果明知道将来有大灾大难而不施救,俺这为人父母的岂不是禽兽都不如,先生,你看在咱俩是亲戚的份儿上,你务必给破破劫难,别让孩子遭罪,之前得罪之处给你磕头认错。”
李铁嘴闭眼双手再掐算一遍,推开他拒绝道:“你下跪求俺是无用的,你没得罪俺,得罪的是鬼神,既然俺们是亲戚,也不是没有办法破,此法有点狠毒,俺担心连累咱俩阴德,若你要是舍得破财,肯用沈家两亩好地来换孩子的命,俺就不妨试试,开出这么大筹码,不是因为别的,因为俺出这主意将来要遭报应天谴。”说完他用左手食指朝上天偷偷用劲指了指。略带憨直的沈文茂对李铁嘴的话深信不疑,他亲姐姐就因为没听算命先生的话,与夫家命相犯冲,最后留在婆家被逼吞金自杀。文茂媳妇不愿轻易给地,磨磨蹭蹭去县城请表姐夫李拱月掌握主意,李拱月看中刘凌志的河滩地恰好要来浆水镇,传话给表妹夫沈文茂劝解道:“这点地算什么,别舍不得眼前苍蝇大点的利益,孩子的命要紧,等明天把算命先生请上,咱把地契给他,顺便沈家给算命的签上字画押,俺当保人。”
数天后,算命李铁嘴跟表姐夫李地主承诺,乾宝的事就是他孩子的事,只是需要李拱月和沈文茂同意配合,拐卖个孩子来替乾宝命里受罪,从此绝对不能走漏风声,三方对天起誓,秘密实施“李代桃僵”式改命。李铁嘴果断写下字据,李拱月当保人龙飞凤舞签字,提出在字据最左边写若是将来孩子命不顺或夭折死于非命,算命先生得把三亩地退回来,沈文茂觉得加上这句对沈家祖宗是个交代,很顺从在字据上按签名画押,再将地契当着李地主的面交给算命先生查验。算命先生满面春风告辞俩人去饭馆吃酸汤面解饿,沈文茂咬牙皱眉花钱费劲硬要替孩子解难,破破儿子命悬一线的死命。
镇里人都说李铁嘴算命是科班出身,随母姓原名李辩泓,他爹从浆水镇出来领着他去京城混事,那年逢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共和政体,清宫里解散一批博学多才师傅,难以接受激烈社会变革,整天颇有微词,嘴上骂革命党厉害的都给大帅接密报杀掉头颅,剩下几个知趣地趴到菜市口闻闻血腥味,便知掌权大帅性情凶残,新朝听不得逆言,诸多入京城武夫暂且只能用歌功颂德捧着。精通周易算命的师傅对清朝恩德念念不忘,推算清朝大数不当速灭,不管何时何地愿意跺着脚咒骂几句道:“天道遭贼人暗算突生逆变,大清蹊跷被袭亡的冤”之类谬语。革命党人挨家挨户搜查清朝余孽,对同情和死忠者,轻者撵出京城,重者人头落地。假以时日大清仍不见复原,便都知道轻重,低着脑袋收徒教算命看相挣个饭钱。李铁嘴他爹同情清朝,之前想着在天子脚下混个一官半职,再不济由着李辩泓读上十年八年私塾考个科举,可是革命军突然打乱他的计划,退而求其次,带着李辩泓滞留北平愿意让他学点蹲在屋里能挣口饭的本事,以图后事,不愿孩子将来风里来雨里去的手抬肩扛谋生,筹钱请保人吃两顿全聚德烤鸭,让人帮着把还是孩童的李铁嘴介绍到命馆当学徒。也是师傅和徒弟缘分浅,数月便散。
得罪神机妙算师傅,暗地里算命的嘴下便不再留情,“清朝不断,辫子重盘”的谶言满天飘,都清楚将张勋将军光复清朝,盘辫匡扶社稷重整旧制,辅佐宣统皇帝重登紫禁城。那里知道革命党听不得谣言板着黑脸突击全城搜捕,革命领袖勃然大怒,通电各衙门要求严惩造谣者,缉捕对新中国不满的群众,各类算命馆阁是重灾区,涉嫌造谣革命将不久被颠覆,诸多流年不利革命胜利的言语被刊登出来横惹事端,算命之业遭到统一闭馆禁止营业数周,此是肇端,诸多算命师傅和街头混混被巡捕房强抓羁押,消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都道:“此刻人命即将如蝼蚁,新朝必然容不下清国遗老遗少,西学东渐国学势微弱,祖宗传承隗宝玩意必遭屠戮。”满腹经纶国学师傅们带着感慨和惊恐纷纷出京城沿着铁道谋生散落全国各地,落地生根给当地弟子传播千百年来正统易经易理。因为革命政府暂时不让开算命馆,也不知啥年月解禁,李辩泓也只得随他爹收拾铺盖黯然离开京城回到浆水镇,打算契机成熟再拜师傅,哪知师傅不等他重拜入师门驾鹤西游,虽然跟师傅仅学数月算是粗通皮毛,可谓终身憾事。都传他拜的师傅并未仙逝,而是隐居得道成仙化身真龙遨游云雾山中,诸多家报馆曾配发标题照片大肆报道。提起师傅唐文治化真龙成神仙算命圈里的人都相信并拜服,因此跟着真师傅学过真易经之资历虽然短暂但是足够李铁嘴在浆水镇里吹嘘半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