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毅坐在演武场的高台上,看着远处正在训练的第一代云国炮兵,一颗悬着的心终于稍微放了下来。
不得不说,赵德明在练兵上还是有点东西的,如今士兵们的精气神早已经脱胎换骨,有了一点杜毅心中军队的样子。
不光如此,杜毅还亲自培训了一批能说会道的秀才,投放在军队中,主要就是在军队中传播思想,比如人民子弟兵的概念,军人最光荣,新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这些也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士兵。
我们现在有多少门火炮?产能如何?杜毅侧头问向一旁陪同的李文忠。
回禀陛下,咱们现在有火炮40门,每个月的产能大概在8门左右,这已经是极限了。李文忠面带笑意的回答道。
在杜毅整改了工坊,提供了更先进的冶炼方法后,他对现在这个产能还是非常满意的。自从看了红衣大炮的威力后,他便对工坊十分上心,从早到晚恨不得住在工厂,想着办法扩大产能。
嗯,还算可以吧,不过还是要继续扩大产能,我们还要招募更多的工匠和学徒,工坊也要再多盖几个。杜毅点了点头回答道。
虽然他嘴上回答着还可以,但是心里却还是不免有些失望,太少了,这个产能还是太低了,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制造出更好的机械才行,这让不禁想到了一个更强大的动力源-蒸汽。
对了,虽然我们的产能必须要扩大,但是绝对不能逼迫工人,相比起来他们价值才是最珍贵的。杜毅突然想起了什么,严肃的对着李文忠补充道。
李文忠听后不禁笑了一下,然后说道:陛下,自从您给工匠们提高了待遇之后,他们都抢着干活儿呢!我们想让他们歇歇他们都不干。
自从整改了工坊之后,杜毅全面提高了工匠的待遇,毕竟现在这些有手艺的工匠可以算是他的珍宝了。
为了鼓励积极性,他采取了底薪加工时这种工资模式,提倡多劳多得,同时为了防止有人躺平就拿底薪过日子,杜毅在考察了多项数据后把这个底薪定在了一个很微妙的数字。
不过他还是想的太多了,在这个百姓连温饱都不太能满足的????????????日子里,放在眼前的赚钱机会是根本不会有人躺平的,工匠们都恨不得住在工坊里。
听到李文忠这么回答,杜毅安心了许多,又叮嘱了一些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然后便起驾回宫了,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把蒸汽机的图纸画出来了。
动力问题解决后,有了精度更好的设备,他就可以为士兵们选制一种步枪了。
回到皇宫简单的吃几口午饭,杜毅就马不停蹄的前往书房准备画图了,但是就在他刚要走到自己的书房时,一个侍卫过来禀报说是赵德明有要事禀报。
杜毅皱了皱眉头仔细思索了一下随即说道:让他直接来书房见我吧。说罢,便推开门进了书房。
陛下,按照您说的法子我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走访,终于把武国安插在我们军中的探子找出来了!赵德明一进书房便跪地拱手禀报道。
自从杜毅穿越到这里的第二天,他就秘密吩咐赵德明一定要找出军中的卧底,并且告诉了他对应的方法。
翻阅完了大量资料杜毅发现,武国早已经垂涎云国已久,每次劫掠还都能选对时机,所以军中不可能没有卧底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