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辰着急,拉着从来都是头巾裹头黄宗羲道:“黄大爷爷,您不能走啊。我听说,朝廷想要修明史,据说很需要明季大儒文人来参加。”
黄宗羲闻言神色间有所触动,只是,他苦笑道:“朝廷一直忌惮汉人,修明史未必让说实话,我便不参与了。”
苏辰之前在宫里翻看过很多保存下来折子,早在顺治爷在时候,已经有大臣提出要对明朝历史予以公正评价。
只不过当时各处战火犹存,朝廷还不是很安稳,对明朝是否能反扑过来甚为忌惮,许多八旗大臣都对要求公正对待明季之臣存着敌意。
可是现在不同了。
“百姓们都叫三藩为三逆,他们认可是现在这个能叫他们过安稳日子朝廷,朝廷也对百姓们给予了很多安抚政策。大势已定,朝廷不再像之前那么忌惮前明,所以会公正对待。”
黄宗羲还是摇头,道:“以言杀人,从来都不少见。老夫今年六十有九,不想再卷入任何风波之中了。”
“可您是大学者,远离朝堂是整个国家损失。”
见小孩说认真又肯定,黄宗羲笑道:“怎么说呢?”
苏辰分析道:“您在朝堂话,可以经常发文启迪民智啊。三藩之乱结束后,整个国家定然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样社会阶段总是不可避免要出现乱像,普通人在时代潮流中很容易迷失,这时候就需要您这样智者发言照亮他们了。还有啊,您听说没,现在康熙皇帝,他很喜欢西学,咱们和西方交流会越来越多,以后有更多洋人进来,比如现在就有天主教传教士,他们价值观有些和咱们是冲突,您不能让咱们老百姓被他们价值所左右啊。”
这么一大通话把苏辰累喘气都不匀了,黄宗羲面上神色却越来越严肃。
苏辰见大佬不说话,接着又道:“您若是不喜欢朝廷官员那一套,受个名誉称号也行啊,到时候说什么话,都名正言顺且能被更多人听见。”
黄宗羲这才开口:“我考虑一下。”
待苏辰走了,他便问兄弟:“宗炎,这孩子,是旗人子弟吧?”
黄宗炎道:“大哥,不管是谁家孩子,我却觉得辰儿说很有道理。记得辰儿说过一嘴,大概是说我们国不是一朝一代,而是世世代代生养我们中华儿女地方,东北女真同我们一样,皆是中华儿女,咱们是可以一起让咱们国变得更好。”
这样话,黄宗羲第一次听,多少有些振聋发聩感觉,其实当年为了南明奔波,他们内部照样是各种倾轧。
他,还有王船山,为何都从当年高举反清大旗到现在归顺于清朝后隐居山林,还不是看清了那些要恢复明朝廷人所为也不过是一己之私欲?
苏辰走西华门进宫,快到乾清宫时候,看到前方一乘小轿子拐进了去慈宁宫那条路。
他十分好奇:“谁要去拜见太奶奶?”
进宫坐轿子人,苏辰还是第一次见。
复康跟着王爷一起出去,也不知道,就说:“奴才去打听一下。”
苏辰回到昭仁殿,检查完保成写大字,又换了一身衣服,复康才回来了。
“王爷,您肯定猜不到是什么人。”复康一脸神秘感慨。
苏辰:“别卖关子。”
“是太皇太后认义女,封了和硕格格孔格格。”复康说道:“后来嫁了孙延龄,康熙四年时候孔格格请求和孙将军就食广西,他们一家就离开京城了。吴三桂反叛后,孙延龄投降反贼,去年又想投回朝廷,被那吴三桂从孙吴世琮给杀了,孔格格独子也死于吴世琮刀下。她去年十月被孙部大将护着回京城,一直在调养身体,今日才能来宫里拜见。也是看她身体不好,太皇太后特许她坐轿进宫。”
苏辰脑袋上问号更多了,他前世爱看史书,对这俩夫妻有些了解,只能说是一个恋爱脑一个陈世美。
但孔四贞在丈夫和独子被杀以后不久,便被吴三桂接到昆明去了,为是笼络定南王旧部。直到康熙
二十一年三藩之乱结束后,她才得以北归,然后终了残生。
就不知道现在这是什么蝴蝶翅膀扇动改变。
太皇太后却是真疼爱孔四贞,中午时候便有人过来请苏辰,让他和保成跟他们阿玛一起,去慈宁宫吃午饭。
孔四贞面带病容,一双眼睛还是红。
相互见过之后,众人围绕着饭桌落座,她便一会儿看看苏辰,然后眼睛无法控制又红一圈,苏辰被看莫名其妙。
康熙和孔四贞寒暄:“当年和姑姑一别,到现在都有十几年了。”
孔四贞这才看向康熙,勉强勾出一丝笑容:“玄烨长成大人了,可惜廷瓒与你是再见不到了。”
康熙也叹息,“朕没有想到,吴三桂能分兵去围攻广西。”
孔四贞恨毒道:“都是他太信任那个贱人陈氏,否则消息怎么可能泄露那么快,他怎么能丧命?可怜了我儿子,也没有逃过。玄烨,你不知道,廷瓒他到现在膝下还无一子息。”
苏麻喇姑给递了一个湿帕子,孔四贞捧着摁摁又肿痛起来眼睛。
康熙说道:“姑姑意思,是想给廷瓒过继一子?”
“是啊,”孔四贞哽咽道:“没有人给他祀享,他不就成了孤魂野鬼了吗?”
可以理解。
康熙便又道:“那您有看好人,跟宫里说一声,朕准他承袭孙、孔两家留下来爵位。”
孔四贞心里感动万分,太皇太后和玄烨,是她在这个世界上仅存亲人了。
接下来,苏辰就频频收到这位姑祖母给夹菜。
康熙眉头微微皱起来,她不会是想把自己辰儿过继走吧?
如此,康熙刚开始对孔四贞热情态度便淡了下去。
尽管这是自然而然收回定南王旧部最好办法,他也不能把自己儿子送出去。
孔四贞突然说道:“玄烨,你看看辰儿,是否和廷瓒小时候长有些像。”
康熙毫不留面子:“朕儿子只是像朕,您可以在宫里多住几天陪陪皇祖母。”
说着拿帕子擦擦嘴角,站起身,对太皇太后道:“皇祖母,孙儿先带着辰儿和保成回去了。”
“去吧,”太皇太后点头。
康熙带着孩子走了,孔四贞左右看了看,向太皇太后道:“太后,四贞是不是得罪了玄烨了?”
孔四贞家破人亡后到京城就被太皇太后收养,太皇太后对她不错,因此确确是有着母子情在她们中间。
太皇太后笑道:“没有,他朝廷事忙,和咱们不相干。”
“玄烨不在,四贞便和您直说了,”孔四贞开口。
太皇太后示意她跟着到里面炕上坐,而后道:“贞儿,你意思我看出来了,你想叫辰儿过继给廷瓒?”
孔四贞眼里泪猝不及防掉下来,哽咽难言道:“儿臣就是这么想,一看见辰儿那模样,就让儿臣想起廷瓒小时候来。若是能让儿臣如愿,儿臣保证,一定对他好。”
太皇太后安慰她:“你不用如此表态,哀家相信你。只是辰儿是玄烨头一个儿子,真真正正心里头一个,只怕他舍不得。”
孔四贞沉默了。
“宗室里,或者孔家孙家小辈,你先挑挑。”太皇太后对养女想要过继辰儿这个想法,没有多少坚决反对或支持。
其实孔家早没有什么人了,当年军中势力被娶了四贞孙延龄吸收,至于孙家,四贞应该不愿收养他们家孩子。
如此一来,还真只有从皇家过继最恰当。
孙部在广西这么多年根深蒂固,如今广西给吴三桂占着,却不意味着他能把当地势力全部收拢去。若能把辰儿过继到廷瓒名下,孙孔两边势力必定都能服膺于辰儿,利大于弊。
只不过玄烨从来都没有把辰儿当做过皇子,最怕这个,孩子就仅仅是他儿子,那是即便家里揭不开锅也不会舍得过继出去啊。
孔四贞哭着点点头:“儿臣再看看别人家,但是额娘,以后儿臣能不能经常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