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过继和嫉妒(2 / 2)

太皇太后多少有些无奈,道:“可以。”

也就是说太皇太后允许她接近辰亲王了,孔四贞破涕为笑。

当然要过继皇上最宠爱辰亲王,如此一来才不至于等她也死了,所有人都忘记她儿子。

一个亲王给自己儿子当儿子话,儿子在底下就是没有人敢欺负了。

孔四贞心情好了些,便问起淑慧公主。

淑慧公主是太皇太后女儿明月,为了巩固满蒙联姻,如今嫁在巴林。当年孔四贞进宫之后,两个明媚少女在太皇太后跟前一同长大,情如亲姐妹。

少女时期,天真明月还曾说过,要和贞姐姐嫁在相近地方,以后她们俩孩子要订娃娃亲。

到最后,两个闺中时期交好女孩儿,却是一南一北。

太皇太后笑道:“她还好,却有点报喜不报忧。前一个月我才知道,她去年春天就断断续续咳嗽,医治了有半年才好。”

孔四贞深有感触:“广西那边也没有什么好医生,我之前生病,都得到江南请大夫。那明月现在还好吧。”

“好了。”太皇太后点头,道:“等三藩叛乱结束,或许能去蒙古,到时你一起。”

孔四贞枯槁面上露出期待,说道:“好,儿臣着实想妹妹了,不瞒您说,前些日子还梦见和她在这宫里扑蝶呢。”

太皇太后点头,眼睛里却是有泪花闪烁。

孔四贞见此,便换了个别话题,说起淑慧公主孩子。

一直到几天后一个中午,苏辰又一次收到孙夫人送过来一盒糕点,才知道自己被盯上了,保清当时也在,悄声跟苏辰说道:“我听我额娘和宫人说,孔夫人想让你给那个孙廷瓒承嗣。”

“听说孙家在广西树大根深,他们还有军中势力,你想不想去?”

苏辰吓一抖,既为保清这些话里试探意味,又为盯着自己想叫自己去给一个死人当儿子孙夫人。

晚上,康熙就迎来特别没有安全感缠着自己儿子一枚。他合上一本折子,看自鸣钟,都是亥时了。

康熙在看看还坐在他旁边看书儿子,问道:“辰儿,怎么还不回去睡?”

苏辰:“阿玛要休息了吗?”

康熙笑道:“你如果不想睡,阿玛可以再陪你一会儿。”

言外之意就是你如果去睡,阿玛就去后宫了?

苏辰抱着书起身,走出两步又转回头,看到灯光下温和阿玛,忍不住说道:“阿玛,我不想去别人儿子。”

康熙笑着点头:“好。这一辈子你都是阿玛儿子。”

苏辰就回去了,这两天忙于朝事而没有怎么看后宫动向康熙,开始翻开暗卫每日一呈折子。

看到孔四贞这些日子频频给辰儿送吃,他眉头紧皱,再看到今天中午保清说那几句话,眉心几乎皱成了一个疙瘩。

惠嫔是个什么样人,康熙很清楚,她不会教孩子这些,那么就是保清,他在排斥辰儿?

这时敬事房端着牌子过来,康熙想了想,翻了延禧宫牌。

一刻钟之后驾临延禧宫康熙,对惠嫔说道:“保清呢,叫起来,朕要考考他功课。”

惠嫔摸不着头脑,忍着心疼去把儿子拎了出来。

保清中午说那些话自己脑子都是不受控制,回来后就心虚,担心大哥会找阿玛哭去,一直忐忑到睡着。

半夜被叫起来考校功课,加上心虚,平日会也不会了。

到最后被阿玛说几乎无脸见人,转身扑倒额娘怀里闷闷大哭。

康熙更看不上了,待保清停止哭泣被保母带走后,他对惠嫔道:“保清已经六岁了,明天开始便让他正式读书去。另外,朕叫人把南三所修葺修葺,以后便让他带着奴才们住那里。”

惠嫔听了,心里万般不舍,嘴上却不敢反驳一句,蹲身行礼道:“臣妾遵旨。”

第二天,住在慈宁宫孔四贞就被通知得出宫了。

她算是明白太皇太后为什么不太支持了,辰亲王还真不是她想过继给自己儿子就能过继。

跟着太皇太后住这几天,孔四贞找回了一些少女时期平和心境,被玄烨派人赶出去,她也没有伤心哭泣。

离开前还对太皇太后说,以后会经常进宫来看她。

但心底要过继苏辰&

#30340;想法,并没有熄。

保成在孔四贞离开之后才知道她想过继大哥事,他是个人精,但在自家人跟前很少用心眼,那天在慈宁宫看出了些孔四贞意图,只不过他觉得根本不可能就没有放在心上。

万万没想到,太奶奶对这件事是默许。

于是今天跟阿妈一起去给太奶奶请安时候,保成便不像往常那样亲近了。

太皇太后好笑,指着他和康熙道:“你们父子俩啊,还跟我置气呢?哀家就是那么狠心人?你们也不想想,如今孙家四贞最大,可以说只要是她认定小辈,就能很顺利接管广西,再加上已经松动广东,最南边战场便可以稳定下来了。”

康熙和保成都不说话。

太皇太后又说道:“廷瓒只是个牌位,辰儿不还是咱们家人?”

苏辰都有些被说服了,其实广西挺好,数不清热带水果呢。

之前他想去广东摘榴莲,都被阿玛无情镇压了。

太奶奶说挺对,给牌位当儿子,其实比认个实实存在继爹要好很多。

便听他阿玛道:“皇祖母,你别说了,此事朕不可能同意。”

保成跟着道:“孤也不同意。”

太皇太后:得,我成恶人了。

保成突然又软着声音道:“保成只有一个亲哥哥,不让哥走。”

话音没落下便转身抱住苏辰。

好叫苏辰惭愧,自己刚才竟然觉得过继与否没有那么重要。

太皇太后摆手道:“好好好,你们是亲亲热热一家人,走吧走吧。”

康熙说道:“皇祖母,您放心,三藩必平。”

不用把朕儿子舍出去。

太皇太后又想到女儿明月,点头道:“祖母相信。你们去忙吧,我躺一会儿去。”

康熙便领着俩儿子告退,走出慈宁宫时候,又忍不住回头看了眼。

苏辰问道:“皇祖母怎么突然伤心了?”

康熙道:“朕亲姑姑,淑慧公主,当年为了朝廷远嫁到巴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