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玄元微微一笑,接着说道:《道德经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
《道德经第四十章文字比较少,应该是《道德经八十一章里面文字最少的一章,也是语言最精炼的一章。从字面上去看,好像不难理解。但是这一章里面的内涵却非常丰富,哲理也是非常的深奥。这一章里面的深层次的意思也很难把握,理解起来也是非常的不容易。
这一章里面只有两句话,仅仅只有二十一个字,可是这一章里面却涵盖内容却是千千万万,老子真的是一语道破了天机,说出了宇宙世界的一个大真理。使人类世界不得不对老子大智慧敬佩万分。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这里,老子是在通过“道”的运行规律揭示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道”的运行规律就是“反者道之动”,“道”的运行方式就是循环往复,循环往复,就是说“道”运行到了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一定的程度,也就是运动到了临界点的时候,就会返回,返回的时候就会向着一个相反的方向运行,这就是“天道”运行的规律。
“天道”有“天道”运行的规律,“地道”有“地道”运行的规律,“人道”有“人道”运行的规律。宇宙万物各自有各自的运行规律。
“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运行和“道”的运行都是一样的,都会运动到了临界点,就会向着反方向运动。总的来说,就是事物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既是宇宙万物运动的规律,也使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老子把“道”的运动规律和万物的运动规律以及万物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概括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就是老子用“反着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对于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以及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哲学思想,老子的这一哲学思想,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的走向,就是对于现代的哲学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人类世界的哲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搞明白了“道”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运动规律,我们就不难看出,“道”的循环往复,是说“道”在不断的运动。宇宙万物都是在效法“道”,也是在不断的运动着。不论是“道”的运动,还是宇宙万物的运动,都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运行到了一个临界点时候,就会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
“道”的运行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是说“道”运动到了这个临界点的时候,就会自然的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道”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是反复。“道”永远的“循环往复”,他并不是徒劳的,“道”是在不断地“循环往复”运动过程中生成着宇宙万????????????物。
人是宇宙万物的一分子,人的所作所为都要按照“道”的运动规律和运行方式很好地掌握好临界点,也就是掌握好一个度。做人一定要掌握好做人的度,做事也一定要掌握好做事情的度,只有掌握好了这个度,我们做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做事情也一定能够做得完美。
也就是说,我们不论是做人,不论是做事请,我们都要掌握好度。那么怎么才能掌握好这个度?就是做人也好,做事情也好,
都不要勉强,也不要强求,顺其自然,也就顺应了“天道自然”。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就是说“道”的运行属性应该说就是“反”,这个“反”或者说是反向,或者说是返回,或者说是反复。
其实,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反者道之动”,这个“反”的内容非常的丰富,他主要的还是在说反向思维的问题,就是说,这个“反”他还饱含着反向思维这个大智慧。比如说“为”,就是一个十分智慧的反向思维模式,以“为”的方式,就可以有所大的作为,实现大的作为的目的。
“弱者道之用”,就是说“道”在柔弱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有的人会说,“柔弱”是消极的。其实这里所说的“柔弱”在说“道”的作用是形的,可以肯定地说“道”的作用绝对是积极地,绝对不是消极的。如果“道”的消极不作为,浩瀚的太空中就不会有宇宙万物,因为“道”是万物的根本,“道”也是万物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