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说的“罔之生”的人,指的就是一个不正直的人,不正直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属于那种苟且偷生人,没有一个鲜美的人生形象。也不能堂堂正正的做人。
不论是“人生也直”也好,罔之生也好,其实都是在说做人的道理,就是说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做人还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端端正正的站立在天地之间,顶天立地,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人,多么让人崇敬的人。
“人生也直”,也是在说人生活在这个人类世界上,人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人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必然,也是“天道自然”的要求。
比如说,人能直立行走,这时上天的安排,也是上天对人类的恩惠。上天在赋予人类直立行走的同时,上天就赋予了人性应该要有的正直。上天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不正直就不配做人。所以我们都是天生娇子,要配合上天做好一个正直的人。
如果我们不做一个正直的人就有负天恩。过去人常说:“皇恩浩荡”,“皇恩”是个人的恩惠,皇恩绝对没有天恩大。说皇恩浩荡,这主要都是那些大臣们说的,他们这样说,是因为皇帝给了他们官做,他们做了官,就可以荣华富贵,就可以光宗耀祖,当然感谢皇恩了。
我们人类除了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外,主要的还是要感谢天恩,是老天爷让我们站着走,我们成了千万种动物中的高级动物,成了较为稀少的人类,所以,人类一定要感谢天恩,做一个正直的人,也是对上天的一个回报。
说做一个正直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正直的人?正直的人就是敢作敢为的人、是一个刚直不阿的人、是一个胸怀坦荡的人、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是一个讲信用的人、是一个敢于爱别人的人、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不畏强势的人、是一个坚持信念的人、是一个坚持正义的人、是一个敢于改正误的人、是一个作风正派的人、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心底私的人、是一个勇于担当的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一个道德厚重的人。
那么怎么又能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首先要从修养人格做起,塑造一个高上的品质。孔子最为崇敬的是道德修养。一个人通过自我修养,从而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个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才会严格的要求自己,主持正义,伸张正义,为正义而拼搏,为正义人舍身,这就是一个高尚的正直的人。
唐朝有一个叫徐有功的人,是唐朝最为著名的专司审案的官吏,朝廷里面专司审案的官吏,在官僚体系中地位极低。徐有功长期担任审案的官吏,他严格守法,犯颜直谏,执法公正,平反冤假案成百上千件,救活人命多达万余人,从而青史留名。在当时被誉为“自古有”的好官。
唐朝还有一个狄仁杰,为了拯救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体恤百姓之苦,不畏权势,后人称为“唐室砥柱”。狄仁杰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处理了前人遗留下来的一万七千多件案子,没有一人上诉伸冤。
我们大家最为熟悉的北宋时期的包拯,他就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清官,包拯不畏权势,不以私利,廉洁勤政,不附权贵,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冤鸣不平,深受世人的爱戴,人们都称他为“包青天”。“青天大老爷”的美誉代代流传。
不论是“自古有”徐有功,还是“唐室砥柱”狄仁杰,北宋的“青天大老爷”包拯,他们都是用自己的刚直不阿,为官清廉,为民请命捍卫了百姓的利益,有着极高的道德修养。被世人千古称颂。他们就是一个正直的人,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做一个正直的人,首先对社会要有一种责任心,要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心念和一种责任感。要有心系百姓,心系天下的美好而又纯真的情感。
一个正直人,他一定是一个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善良而具有同情心的人。
当然,一个担当重任的正直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人,也一定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既能保护好大众的利益,也能保护好自己不受侵害。
人生在世,关键是行的正,走的端,堂堂正正的做人,光明落落的做事,大道之行,平平坦坦,这样才不负人生一场。性格扭曲,委屈做人实在没有这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