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不应该有什么太多的说法,是须毛中的毛类。
在九州国对男人来讲,在面部上的须是脸颊上的毛,胡是鼻下的毛,髯是颚下的毛。
须毛、须发、毛发很通用,发是一个单独,指的是头发。全体指的是肌肤长出体外的毛,如汗毛是指躯体上的毛,也有时候分开来说,如胸毛、腿毛、睫毛、眉毛、鼻毛、腋毛等。
它们似乎是不重要的,微小的和可以忽略的。
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发提高到和身体皮肤等同的地步就不得不引起重视。
也有一些修行人,姑且这么称谓,在需要做些事情的时候要用到毛发以至于引申到衣服、照片之类的,也是从此中来,只是那是小道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明白。
头发是什么?
不是简单的头颅头囟子上的茸毛褪去后长出来的就是头发,而是它为什么生长,长之又长,难以停止。
真正说起来人和动物是有区别的,动物长毛长发可以理解,有很多原因,如春夏秋冬和自身保护以及某些基因什么的。人和动物并不是一类,人类属于虫类,和所说的动物有着很遥远的距离。
和虫类相比也有自身的特性。是虫又不像虫;不是虫又是虫。
人是虫,而且是蠃虫。
人不等同于兽,兽性不是人性,但在历史的演变中非要扯上关系,为了混淆就用虫代替,如长虫指蛇、大虫就是老虎、小虫指麻雀、长虫缕子是指蜥蜴等等不一而足。
人的本性是虫性。
但不能这么界定,这个事实需要掩盖,为此古今中外的人做了大量的工作来混淆视听。就如如今各种派别的人嚣嚣而言,可能真的不懂,可能装着不懂,不管哪样都在阻止人,不能让人接近真相。
嚯,您下来了,还得辛苦你登记一下。岐晋三笑脸相迎。
三十八号。糟地塌方城布道乡甘露村人。
怪不得,怪不得,你竟然是圣乡来的人啊。我们这里没有事情了,请您走好。
离开大树宫的广场,刘十三一路向东。
当问及刘十三今后的打算时,栾语给了他一些建议,布道乡是个首选,你去哪里转转吧。打包了一分地图和各地的民俗风情以及自己的见解用心语推了过来。
一目了然也就心知肚明了。
原理就是我所有知道的,只要你是我,你就知道了我所有的知道。
此前二人也谈到了毛窍,“毛窍”绝对是一个词汇,指的是人的毛和窍以及连接毛窍的皮肤。
毛就是身体上的毛或者发,窍则指九窍。如双眼窍双耳窍双鼻窍以及嘴窍,这就是通常的所谓七官窍。这和五官不同,有????????????的说是眼耳口鼻眉,有的说是眼耳口鼻舌,有的说是眼耳口鼻喉,只是侧重点不同。
之所以不同是对于人的大能的认识不足。
在某些原始和理想的年代,人就是神,比神还神。每一个器官都有上的能力,没有身体上的任何一个部分不存在神奇的功能。
只是夜幕落下,许多金规玉律降临,人就是人了。
但夜幕也不能只手遮天,很多残存传承到如今。一是书籍,一是传说,一是在每个时代或多或少地出现的一个个个别的人,他们神态各异,能力有别,不限男女,不分老幼,现身说法,用自身在竭尽全力地证明着什么。
加上下面的二窍就是九窍。
一路迤逦而来,见些山村水郭,酒旗帆影,桃红柳绿,瓜果飘香,风风雨雨和云飞云住。
临近布道乡,碰上两小儿在辩论,一个骑着牧牛,一个背着一捆柴。
牧童说,前天先生讲的窍有九窍不假,但太表面了。九窍只是大窍,此外还应有中窍和小窍的存在。中窍指的是穴位,小窍指的是心窍。
柴童噗嗤一笑,亏你说得出口,其实心窍才是大窍,没有心窍的话任你什么窍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