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坠落的过程。
坠落之后有数个分支,都导致后来梦醒的结果,冷汗湿漉漉的。
其中一支是在某个山半坡出现,杂草丛生,就是一个常见的山坡,用木栅栏围着。进去之后却发现里面有很多建筑,自己会被传到某个地方。
一名教习在训练几个孩子。
孩子们在墙壁的一端,教习说,开始专注。墙壁的另一端一个孩子进入,手里举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一个字。
“猜”出是什么字的有奖,猜不出的要受到惩罚。
奖励很少而惩罚很多,每个孩子都遍体鳞伤还经常饿肚子。
教习厉声怒斥,“你们要把墙壁虚化,你要让眼睛走过去。要么你本身就是一个意识,要么这个意识就是眼睛。睁眼闭眼都可以,你是让另一个自己离体而去的,去墙那边看见。你自己整个人幻化成意识。或者你们已经修炼很久了,让一缕意识从天灵盖出来,进入到隔壁。”
“你们也可以把隔壁幻化成意识,把隔壁搬到自己的意识里来。记住,你们的意识可以很大,去包容。也可以很小,小到虚。从虚走到虚的路很近。内明,一定要内明,内明才可以看见。非就是两种方法,一是我去看见。一是它来。它来让我看见。”
“刘十三你最笨。饭你就别想着吃了。”
断断续续,在外面的时间断断续续,而每次进入这里,正好和从前衔接得上。似乎人走了,这里的一切都静止了,保留原样子。人来了,就接上了原先的茬口,时间、空间和情感上没有任何偏离。
专门等你一个人,为了你一个人。
进步慢,但不是没有进步。
墙壁那边后来不是字了,而是其他物件,道理还是一样的。把字换成人也可以。难的是里面的这个人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你要去知道这个想法,这就让很多人吃不上饭和受到情的一顿鞭笞。
为此还进行了一些辅助训练。
一条走廊上开着七个门,有两个门后面藏着人,你要准确地找出来。
孩子们一个一个去找,一个事件完成后换成下一个。
教习又在发飙:“笨蛋,傻瓜,可救药,不要给我讲什么你觉得,而是确信。虽然确信疑地来自于感觉,但你对自己的感觉把握了几分,你用心了没有?什么是心,你的心种植了没有?开放了没有?你这个瓜什么时候学会开窍?不能只是瓜而已。都想吃瓜,吃的就是你们这样的人的瓜。”
“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感官,意更是如此。现在是借着其他感官的综合来提高意的层次,不是意识到意就万事大吉了,意是来用的,用意就是驱动意。一个意是用来行走的,一个意是来驱动的,端坐不动的。”
“细一步分开,行走意在我的授意下去做工作,授意是一个框架,只注意你应该注意的,不受到打扰,你发现了什么回来告诉我。一是行动意和驱动意在一起,都是我意念里的活动。行走意和驱动意要合理分配比例,这在后面会很重要。”
“眼耳鼻舌身意的意单独列出来,我对于这个意的意识就是所说的第七识。”
“前提是你要开天辟地,有了自己的一个炉灶。人在关注自己身体的时候,心要有一个地方放,人们知道的是三田,其实还有一井,井现在不论及。也可以守窍,守窍的意思是补足短板,哪里不会点哪里。接着关注心,心在心上也要有一个地方放,也就是心不可能一直随着心走,得有个大本营有个现在的营寨,没有外务活动的时候在这里闭门下帷地修行。”
“止住意识就会发现距离,类似旁观的身份,这就是记忆意识。我界定我一是因为过去,我的过去我随身带着,过去的内容是时间空间情感的有效收藏,已经变成了意识的一部分,意识改变了它们。一是今天的我,我既是书写者,又是记忆者,又是旁观者。记忆的主体也可能被记忆,被记忆有三个方面,一是人的记忆,我知道你,我记得你。一是事件发生地的记忆,那里的土地,山川河流,一草一木,甚至那个时候的天空和星辰记忆了一切。”
旧地重游或者在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思索,会有些想法,其实是想法也就是记忆找上了你。
你有渠道,通过渠道到达你;你没有渠道,可以认为是自己的胡思乱想。
一是记忆的记忆。就是记忆之所以是记忆,记忆可以记忆,记忆已经记忆,是记忆本身操纵了一切。
记忆是有我,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把我们凸显出来,我说话你懂,不让你吃饭你饿,让你判定门后有没有人你感觉得到。
咆哮了一阵子后,第二天教习还增加了难度。
门后面是有人,人是有情感,简单一点,他们表现出了他们独特的情感,也就是不善变。有的愤怒,有的喜悦,有的庆幸,有的惋惜。
你们都要找出来,并说得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