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回礼道:“是的,正在说四曰司门司的案子!”
司徒.博登道:“可有进展?”
狄仁杰微微摇头,就事论事耿直的回答道:“还没有眉目!”
司徒.博登心不在焉应了一声,狄仁杰看出他有事想说,随即问道:“怀阳兄有心事?”
司徒.博登字怀阳,狄仁杰这样称呼显得很轻切,有意帮忙。
“不瞒狄公,我最近确有烦心事”司徒.博登道:“立秋以来,一些死囚要上刑场,前几天刑部核准几个死囚现状,准备验明正身,却发现他们已经死在了狱中…”
历来有秋后问斩之说,所以立秋后,刑部会对即将行刑的死囚最后核准。
“以往也有死囚死于狱中,乃是常事,怀阳兄为何因此事烦心”袁和成道。
司徒.博登想了一下,谨慎道:“这件事我暂时只告诉你们两…几个人很正常,我当然不会烦心,可这次我查了一下报上来积压卷宗,发现每一年都会有死囚莫名其妙死在狱中,而且是分散各地,最后都是草草了事,于是我整理计算了一下,人数居然超过两千多!!”
经常断案的狄仁杰立刻闻到了不一样的气味,显然司徒.博登就是这个目的,他发现了问题,想找狄仁杰解决,于是狄仁杰问道:“这件事连续发生了多久?”
司徒.博登道:“至少五年,不可能超过七年,尤其是最近两三年,人数最多!”
这数据是司徒.博登计算后的结果,死囚异常死亡都有一个过程,很容易推算。
每一年死在狱中的死囚居然超过了数百人,这明显不正常,处理不好就是刑部失职,司徒.博登也会被连累,难怪他会头痛,找狄仁杰商议。
“狄公怎么看?”袁和成道。
狄仁杰道:“很不正常,有必要好好调查一下这些人具体死因…不知怀阳兄可否知道死囚死后怎么处理的吗?”
司徒.博登道:“因为时间与天气的原因,死囚死后都已经掩埋,到我手中只有一份卷宗而已,具体情况我还没有调查”
狄仁杰思考了一下,道:“既然如此,那请怀阳兄在朝会之后再来找我详谈此事!”
司徒.博登道:“我正有此意,多谢狄公!”
不远处。
李涵身边站着十五爷,两人都是皇亲国戚,京兆府府尹也只会是皇亲国戚担任。
“朝会的事已经安排妥了!”李涵声音很小。
十五爷故作放松看了周围一下,五步之内无人偷听:“嗯!”
李涵道:“直接交给京兆府不行?”
十五爷道:“不行,有人也盯着,很容易出事!”
两人对话像是哑谜,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密谋什么。
京兆府职责,权利,两项功能都很大,可以不受逐机上诉的约束,凡经证实证据确凿案件的案犯,都可以直接判死刑。
李涵议论的实际就是仇天魁,他想利用京兆府的权利,加上现成的证据,直接判死仇天魁。可是,武后与高宗也盯着仇天魁,所以京兆府反而不好出面做这种龌龊的事。
旋即。
随着赶来参与朝会的人越来越多,也预示时间快到了,等待的重臣诸公停止了议论,整理衣冠,准备上朝。
到这时候就能发现,同样同朝为官,官衔高的在前面,官衔低的在后面,而且隐隐分成了三个阵营。
以大理寺,刑部,户部为首的狄仁杰阵营,这三部经常合作办案,算是关系比较好,走的比较近。
以兵部为首的任雅相阵营,兵部内部吵归吵,还是很团结的。
以京兆府为首的权贵阵营,十五爷属于礼部,这是他另一重身份。
剩下还有吏部,工部的人,也有自己的阵营。
这就是朝廷现状。
每一个职权部门权能不同,作用不同,派系也有所不同,从而很容易造成党争。